“故園離亂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故園離亂后”全詩
長恨南熏奏,尋常只自聞。
荒窗秋見岳,赤地夜生云。
莫嘆謀身晚,中興正用文。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淮上逢故人》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淮上逢故人》是唐代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詩意表達了離故園多年,終于重逢故人的喜悅與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長久以來,我離開了故園,
十年后終于再次遇見了你。
我常常懷念著南方的熏風,
卻只能自己一人品味它。
荒廢的窗前秋天能看見岳山,
夜晚地面上升起云團。
不要嘆息自己晚景不佳,
國家興盛正需我們的文才。
詩意和賞析:
《淮上逢故人》以離亂后的重逢為題材,表達了詩人離開故園多年,經歷了動蕩與辛苦后終于與故人重逢的喜悅之情。詩中通過描寫南方的熏風這一特殊景象,表達了詩人懷念故鄉的情感與思念的深度。同時,詩中也暗示了詩人在離亂中度過了許多艱難的歲月,荒廢的窗前秋天能看見岳山,赤地夜生云團,這些景象反映出戰亂造成的土地荒蕪和人民生活的艱苦。最后兩句“莫嘆謀身晚,中興正用文”,表達了詩人對于個人前途的不安,卻也表達了對國家興盛的殷切期望。詩中既有對個體命運的思考,又有對國家興衰的關注,展現了貫休思想的宏大和偉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離故園多年后的喜悅與思鄉之情,以及對國家興盛的期望,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故園離亂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i shàng féng gù rén
淮上逢故人
gù yuán lí luàn hòu, shí zài shǐ féng jūn.
故園離亂后,十載始逢君。
cháng hèn nán xūn zòu, xún cháng zhǐ zì wén.
長恨南熏奏,尋常只自聞。
huāng chuāng qiū jiàn yuè, chì dì yè shēng yún.
荒窗秋見岳,赤地夜生云。
mò tàn móu shēn wǎn, zhōng xīng zhèng yòng wén.
莫嘆謀身晚,中興正用文。
“故園離亂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