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后傳衣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繼后傳衣者”全詩
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風。
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終。
繼后傳衣者,還須立雪中。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題簡禪師院》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簡禪師院》是唐代貫休的作品。詩的內容描繪了禪師院的景色和禪修的境界。
詩中描述的機忘室,指的是禪修的小房間,表示機械和世俗的事物都被拋在腦后,心境空靈。靜與沃洲同,表示靜修的境界與廣闊的沃洲一樣寧靜。
詩中提到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風。這里的半庭竹,可以理解為一片滿院的竹子。竹子在風中搖曳,象征著自然的力量和禪修者的內心平和。
詩中還提到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終。這里表示禪修者思想隨著山海和月亮的升起而自由流動。出定印香,表示滿懷靈感,找到印證。繼后傳衣者,還須立雪中。這里傳衣者指的是禪宗中的傳戒師。禪修者在受戒的同時,要經過各種考驗和苦行的修煉。
整首詩意境高遠,通過禪修的景物描繪和修行者的心境描寫,表達了禪修的寧靜和寂靜的境界,并暗示著修煉之道的堅持和艱辛。詩中運用了簡潔、渾厚的語言,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這首詩以自然景色和禪修者的內心境界為題材,將禪修的理念融入其中,達到了意境與禪境的統一,是一首具有高度藝術價值和禪宗思想的詩作。
“繼后傳衣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jiǎn chán shī yuàn
題簡禪師院
jī wàng shì yì kōng, jìng yǔ wò zhōu tóng.
機忘室亦空,靜與沃洲同。
wéi yǒu bàn tíng zhú, néng shēng jìng rì fēng.
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風。
sī shān hǎi yuè shàng, chū dìng yìn xiāng zhōng.
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終。
jì hòu chuán yī zhě, hái xū lì xuě zhōng.
繼后傳衣者,還須立雪中。
“繼后傳衣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