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便不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下便不下”全詩
不下便不下,如斯太可憐。
坐侵天井黑,吟久海霞蔫。
豈覺塵埃里,干戈已十年。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懷四明亮公》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懷四明亮公
孤峰含紫煙,
師住此安禪。
不下便不下,
如斯太可憐。
坐侵天井黑,
吟久海霞蔫。
豈覺塵埃里,
干戈已十年。
中文譯文:
懷念四明亮公
孤峰上彌漫著紫色的煙霧,
大師就住在這里安修禪定。
不下山峰,不出外界,
如此可憐。
在黑暗中侵蝕天井,
長時間吟唱使海霞蒙蔫。
哪里會察覺到塵世之外,
戰火已經持續了十年。
詩意和賞析:
這首《懷四明亮公》是唐代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詩中通過描繪孤峰上彌漫著紫色的煙霧和大師在此修禪的情景,表達了對四明亮公的懷念之情。四明亮公是貫休的老師,他在孤峰上修行禪定,拋棄塵世的紛擾。詩中的“不下便不下”表達了大師不愿下山,不愿參與世俗的意愿。他安坐在天井的黑暗中,長時間吟唱,使得海霞都蔫萎。詩末的“干戈已十年”指的是外界戰亂的年頭已經過去了十年,而這位明亮公卻一直在這里修行,與紛擾的塵世無緣。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明亮公的懷念之情,同時也傳達了貫休對塵世紛擾的疲憊和對修行的向往。通過對大師的描繪以及與塵世的對比,展示了修行者對于內心寧靜和超凡脫俗的向往,表達了對修行者生活方式的羨慕和敬佩之情。整首詩的意象鮮明,語言簡練,給人以清新深遠的感受,寓意深刻,給人以深思。
“不下便不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i sì míng liàng gōng
懷四明亮公
gū fēng hán zǐ yān, shī zhù cǐ ān chán.
孤峰含紫煙,師住此安禪。
bù xià biàn bù xià, rú sī tài kě lián.
不下便不下,如斯太可憐。
zuò qīn tiān jǐng hēi, yín jiǔ hǎi xiá niān.
坐侵天井黑,吟久海霞蔫。
qǐ jué chén āi lǐ, gān gē yǐ shí nián.
豈覺塵埃里,干戈已十年。
“不下便不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