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霞恨太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煙霞恨太遙”全詩
窗外猩猩語,爐中姹姹嬌。
乳香諸洞滴,地秀眾峰朝。
曾見奇人說,煙霞恨太遙。
弋者終何慕,高吟坐綠鰲。
燒侵姜芋窖,僧與水云袍。
竹鞘畬刀缺,松枝獵箭牢。
何時一相見,清話擘蟠桃。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懷武夷紅石子二首》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懷武夷紅石子二首》是唐代詩人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常思紅石子,獨自住山椒。
常常想起那顆紅石子,我獨自居住在山椒中。
窗外猩猩語,爐中姹姹嬌。
窗外猩猩嗚咽,爐中香煙彌漫。
乳香諸洞滴,地秀眾峰朝。
乳香滴落在洞穴間,地面上的峰巒向著朝陽。
曾見奇人說,煙霞恨太遙。
曾經聽到奇人說,煙霞之美令人遙遠思念。
弋者終何慕,高吟坐綠鰲。
獵人終究想念誰,高吟坐在青石上。
燒侵姜芋窖,僧與水云袍。
火光映照著姜芋窖,僧人穿著水云袍。
竹鞘畬刀缺,松枝獵箭牢。
竹鞘里的農具已經銹壞,松枝上的箭矢卻牢固。
何時一相見,清話擘蟠桃。
什么時候能相見,共享清談,一起品嘗桃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懷念和思念的情感貫穿全文,表達了詩人對于武夷紅石子、山椒和山中生活的思念之情。詩中以豐富的意象描繪了山中的生活景象,通過窗外的猩猩嗚咽、爐中香煙的描述,給人一種安寧、恬靜的山中氛圍。
詩中還暗示了詩人曾與奇人有過交談,聽他講述了遙遠的煙霞之美,激發了詩人對于遠方景物的思念之情。最后幾句詩中,詩人表達了對農具和獵具的懷念,以及對于共享清談、共同品味桃子的期盼。
此詩體態優美,在描述中極具畫面感,給人以清新宜人之感。同時,通過對山中生活和遠方美景的追憶,詩人表達了對于自然的熱愛和對于清純、深入的思考的追求,反映了唐代文人學士的獨特氣質。
“煙霞恨太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i wǔ yí hóng shí zǐ èr shǒu
懷武夷紅石子二首
cháng sī hóng shí zǐ, dú zì zhù shān jiāo.
常思紅石子,獨自住山椒。
chuāng wài xīng xīng yǔ, lú zhōng chà chà jiāo.
窗外猩猩語,爐中姹姹嬌。
rǔ xiāng zhū dòng dī, dì xiù zhòng fēng cháo.
乳香諸洞滴,地秀眾峰朝。
céng jiàn qí rén shuō, yān xiá hèn tài yáo.
曾見奇人說,煙霞恨太遙。
yì zhě zhōng hé mù, gāo yín zuò lǜ áo.
弋者終何慕,高吟坐綠鰲。
shāo qīn jiāng yù jiào, sēng yǔ shuǐ yún páo.
燒侵姜芋窖,僧與水云袍。
zhú qiào shē dāo quē, sōng zhī liè jiàn láo.
竹鞘畬刀缺,松枝獵箭牢。
hé shí yī xiāng jiàn, qīng huà bāi pán táo.
何時一相見,清話擘蟠桃。
“煙霞恨太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