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盡低銅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樹盡低銅柱”全詩
亦知磨一劍,不獨定諸蠻。
樹盡低銅柱,潮常沸火山。
名須麟閣上,好去及瓜還。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送人征蠻》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送別征戰蠻夷之人
詩意:這首詩是貫休送別去征戰蠻夷之人的作品。詩人表達了對這位將士的欽佩和祝福,認為他的行事風格可媲美七縱七擒(指岳飛治軍有戰五岳,平定七擒七縱),也能像磨一把劍那樣嫻熟。雖然他要面對蠻夷,但并不是唯一的挑戰。整個國家和社會都在支持他和他的使命。這位士兵的名聲要像麟閣一樣高聳,同時也期望他能早日平安歸來。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貫休送別去征戰的將士。詩人通過強烈的形象描繪和對人物的贊美,表達了自己對這位將士的敬仰和祝福之情。詩中運用了磨劍的比喻來表達將士們在戰爭中的訓練與準備,說明他們已經準備好應對各種挑戰。詩中還提及國家和社會對這位士兵的支持,使他們在征戰蠻夷的過程中不感孤單和無助。最后,詩人希望這位將士的名聲能像麟閣一樣高聳,同時也期望他能早日安全歸來。整首詩以簡潔而又有力的語句將肯定和祝福傳達出來,給人一種崇高和壯麗的氣勢。
“樹盡低銅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rén zhēng mán
送人征蠻
qī zòng qī qín chù, jūn xíng shì kě pān.
七縱七擒處,君行事可攀。
yì zhī mó yī jiàn, bù dú dìng zhū mán.
亦知磨一劍,不獨定諸蠻。
shù jǐn dī tóng zhù, cháo cháng fèi huǒ shān.
樹盡低銅柱,潮常沸火山。
míng xū lín gé shàng, hǎo qù jí guā hái.
名須麟閣上,好去及瓜還。
“樹盡低銅柱”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