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憶能吟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常憶能吟一”全詩
無端多忤物,唯我獨知渠。
病愈囊空后,神清木落初。
只因烽火起,書札自茲疏。
清風江上月,霜灑月中砧。
得句先呈佛,無人知此心。
寂寥從鬼出,蒼翠到門深。
惟有雙峰寺,時時獨去尋。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懷武昌棲一二首》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懷武昌棲一二首》的中文譯文是:常常懷念能夠吟唱的人,住所連著古代帝王的遺址。無端地遇到了很多礙事的人,唯有我自己清楚這一處。病愈后,囊空如洗,神清氣爽,木葉初落。只是因為戰爭的烽火起來,書信來回傳遞,變得疏離了。清風吹過江面上的月亮,霜灑在月亮中的砧子上。先得到的詩句呈獻給佛祖,沒有人知道我內心的感受。寂寥從鬼魂中發出,蒼翠到庭院深處。只有雙峰寺,時常一個人去探尋。
這首詩意味深長,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疏離感。他像漁夫一樣在古代皇帝墟址上使用他的才能,而周圍的人卻不理解他,甚至阻礙他的發展。作者感嘆自己病愈后的空虛和孤單,又因為戰爭的原因而與其他人疏遠。他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把心思凝聚在寫詩上,但是只有他自己明白其中的艱辛和付出。他感嘆人們對他內心的理解,而自己只能把僅存的情感寄托在雙峰寺里去尋找安慰。
這首詩生動描繪了作者的內心世界和周圍環境,以及他對于家鄉陷入戰亂的憂慮之情。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于詩歌創作的執著和信仰,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探尋之志。詩中的寂寥與蒼翠的襯托,形成了獨特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內心復雜而真摯的情感。
“常憶能吟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i wǔ chāng qī yī èr shǒu
懷武昌棲一二首
cháng yì néng yín yī, fáng lián gǔ dì xū.
常憶能吟一,房連古帝墟。
wú duān duō wǔ wù, wéi wǒ dú zhī qú.
無端多忤物,唯我獨知渠。
bìng yù náng kōng hòu, shén qīng mù luò chū.
病愈囊空后,神清木落初。
zhǐ yīn fēng huǒ qǐ, shū zhá zì zī shū.
只因烽火起,書札自茲疏。
qīng fēng jiāng shàng yuè, shuāng sǎ yuè zhōng zhēn.
清風江上月,霜灑月中砧。
dé jù xiān chéng fú, wú rén zhī cǐ xīn.
得句先呈佛,無人知此心。
jì liáo cóng guǐ chū, cāng cuì dào mén shēn.
寂寥從鬼出,蒼翠到門深。
wéi yǒu shuāng fēng sì, shí shí dú qù xún.
惟有雙峰寺,時時獨去尋。
“常憶能吟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