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冉德無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顏冉德無鄰”全詩
愛山成大癖,求瘼似諸身。
視事奸回盡,登樓海岳春。
野人如有幸,應得見陶鈞。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上杭州令狐使君》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杭州令狐使君》是唐代詩人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述了令狐使君在杭州的生活和思想境界。
譯文:顏冉德無鄰,愿與君同心。愛山成大癖,求瘼似諸身。視事奸回盡,登樓海岳春。野人如有幸,應得見陶鈞。
詩意:詩人以令狐使君為主題,表達了自己與使君同心共苦的愿望。詩人稱贊使君熱愛山水之美,并以求瘼如對待自身來形容使君對公務的執著。詩人認為使君能夠看透世事中的奸邪之心,登上樓臺,仿佛登臨了大海和高山,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詩人希望像使君這樣的野人能夠有幸見到陶淵明那樣的大才子。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令狐使君的風采和境界,并表達了詩人對他的欽佩之情。詩人以山水之景來喻示使君的高尚情操和追求,使君的內心世界猶如登上高山,俯瞰大海一般廣闊。全詩表達了詩人對理想境界和高尚品質的向往,并以陶淵明作為標志,進一步強調了使君的杰出之處。整首詩以簡樸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心目中使君的形象和君子的風范,具有唐代詩歌特有的儒雅、含蓄和意境的特點。
“顏冉德無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háng zhōu líng hú shǐ jūn
上杭州令狐使君
yán rǎn dé wú lín, fēn yōu zhè shuǐ bīn.
顏冉德無鄰,分憂浙水濱。
ài shān chéng dà pǐ, qiú mò shì zhū shēn.
愛山成大癖,求瘼似諸身。
shì shì jiān huí jǐn, dēng lóu hǎi yuè chūn.
視事奸回盡,登樓海岳春。
yě rén rú yǒu xìng, yīng de jiàn táo jūn.
野人如有幸,應得見陶鈞。
“顏冉德無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