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憂力若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分憂力若春”全詩
位高空倚命,詩妙古無人。
有感禾爭熟,無私吏盡貧。
野人如有幸,應得見陶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上宋使君》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宋使君,折桂文如錦,
分憂力若春。
位高空倚命,詩妙古無人。
有感禾爭熟,無私吏盡貧。
野人如有幸,應得見陶鈞。
中文譯文:
上宋使臣,折桂文如錦,
分憂力量如春。
位高空懸命運,詩才古今無人。
感慨禾稼爭熟,無私的吏員全都貧窮。
像我這樣平凡的人,如果有幸,應該能見到傳說中的陶淵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貫休的作品。描寫了一個品德高尚、有才華的宋朝使臣。他才華出眾,寫的文章如錦繡般美麗。他用分憂的力量,使苦難和擔憂變得像春天一樣溫暖。盡管他官位高,但是他并沒有自私地享受權力,而是用來依靠和服務人民。他的詩才也十分卓越,超過了古今任何一位詩人。詩中還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官員貪污腐敗的感慨,認為那些真正無私的吏員都過著貧困的生活。最后,作者希望像他這樣普通而忠誠的人有機會能見到陶淵明,一個傳說中的圣人和文學家。通過描寫這位宋朝使臣的高尚品德和才華,表達了作者對社會道德和文化的關注,并展示了他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分憂力若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sòng shǐ jūn
上宋使君
zhé guì wén rú jǐn, fēn yōu lì ruò chūn.
折桂文如錦,分憂力若春。
wèi gāo kōng yǐ mìng, shī miào gǔ wú rén.
位高空倚命,詩妙古無人。
yǒu gǎn hé zhēng shú, wú sī lì jǐn pín.
有感禾爭熟,無私吏盡貧。
yě rén rú yǒu xìng, yīng de jiàn táo jūn.
野人如有幸,應得見陶鈞。
“分憂力若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