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塹接滄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塹接滄洲”全詩
雨聲雖到夜,吟味不如秋。
古屋藏花鴿,荒園聚亂流。
無機心便是,何用話歸休。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寄棲一上人》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棲一上人》是唐代詩人貫休的作品,它描述了一個人居住在偏僻的地方,聽雨聲閑吟,感受秋天的味道。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可以是:
花塹接滄洲,
陰云閑楚丘。
雨聲雖到夜,
吟味不如秋。
古屋藏花鴿,
荒園聚亂流。
無機心便是,
何用話歸休。
詩詞中的“花塹接滄洲”,形容花園或庭院鄰近小溪,環境清幽;“陰云閑楚丘”,描繪了靜謐的楚地丘陵上籠罩著陰云;“雨聲雖到夜,吟味不如秋”,表達了聽雨吟誦的情景,雖然已經到了深夜,但吟誦的情趣仍不如秋天的美好。詩詞中出現了“古屋藏花鴿,荒園聚亂流”,描寫了這個地方房屋古舊,鴿子棲息其中,而花園荒廢,小溪流淌。最后兩句“無機心便是,何用話歸休”,表示這里的人心境淡泊,無需瑣事累贅,只需靜靜享受片刻的寧靜。
整首詩詞以描寫境界淡雅、景物清幽為主,給人以靜謐幽香之感。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對淡泊寧靜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花塹接滄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qī yī shàng rén
寄棲一上人
huā qiàn jiē cāng zhōu, yīn yún xián chǔ qiū.
花塹接滄洲,陰云閑楚丘。
yǔ shēng suī dào yè, yín wèi bù rú qiū.
雨聲雖到夜,吟味不如秋。
gǔ wū cáng huā gē, huāng yuán jù luàn liú.
古屋藏花鴿,荒園聚亂流。
wú jī xīn biàn shì, hé yòng huà guī xiū.
無機心便是,何用話歸休。
“花塹接滄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