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處傲孤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處傲孤云”全詩
道無裨政化,行處傲孤云。
幸到膺門下,頻蒙俸粟分。
詩雖曾引玉,棋數中埋軍。
山好還尋去,恩深豈易云。
扇風千里泰,車雨九重聞。
晴霧和花氣,危檣鼓浪文。
終期陶鑄日,再見信陵君。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別盧使君》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別盧使君
杜宇聲聲急,行行楚水濆。
道無裨政化,行處傲孤云。
幸到膺門下,頻蒙俸粟分。
詩雖曾引玉,棋數中埋軍。
山好還尋去,恩深豈易云。
扇風千里泰,車雨九重聞。
晴霧和花氣,危檣鼓浪文。
終期陶鑄日,再見信陵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貫休向盧使君道別的作品。詩人以盧使君的別離為背景,表達了自己對他的敬佩和送別之情。
首節以杜宇的聲音表達出離別的急迫感,楚水則象征了離別的悲傷。詩人在行走的過程中,不畏艱險,自傲如孤云。
詩人感到幸運的是,能夠得到使君的賞識,頻繁受到賞賜和祿福的分配。盡管詩人引用玉的比喻來形容自己的才華,但卻在政治的棋局中埋藏了許多隱憂。
山峰之美使詩人有再去尋找的欲望,盡管使君對自己的恩情深厚,但這種離別并不輕松。扇風和車雨的聲音告訴了詩人他們的離別遠超過了九重天。
最后兩句表達了天晴時云霧與花香結合的美景,危險的船帆在波濤中振奮,這是貫休對離別的美好想象。
詩末,詩人期待著能再次與信陵君見面,寄托了對未來的希望和期待。
“行處傲孤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lú shǐ jūn
別盧使君
dù yǔ shēng shēng jí, xíng xíng chǔ shuǐ fén.
杜宇聲聲急,行行楚水濆。
dào wú bì zhèng huà, xíng chǔ ào gū yún.
道無裨政化,行處傲孤云。
xìng dào yīng mén xià, pín méng fèng sù fēn.
幸到膺門下,頻蒙俸粟分。
shī suī céng yǐn yù, qí shù zhōng mái jūn.
詩雖曾引玉,棋數中埋軍。
shān hǎo huán xún qù, ēn shēn qǐ yì yún.
山好還尋去,恩深豈易云。
shān fēng qiān lǐ tài, chē yǔ jiǔ zhòng wén.
扇風千里泰,車雨九重聞。
qíng wù hé huā qì, wēi qiáng gǔ làng wén.
晴霧和花氣,危檣鼓浪文。
zhōng qī táo zhù rì, zài jiàn xìn líng jūn.
終期陶鑄日,再見信陵君。
“行處傲孤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