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對詩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尋常對詩客”全詩
尋常對詩客,只勸療心瘡。
炭火邕湖瀅,山晴紫竹涼。
怡然無一事,流水自湯湯。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贈景和尚院》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景和尚院》是唐代詩人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貌古眉如雪,看經二十霜。
尋常對詩客,只勸療心瘡。
炭火邕湖瀅,山晴紫竹涼。
怡然無一事,流水自湯湯。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貌顏古老、眉如雪的和尚,他已經看遍了二十個冬天的經書。雖然和尚經常與詩人客人交流,但他只勸誡那些備受心痛之人。在和尚院的炭火旁邊,有一片平靜的湖水和清爽的紫竹,和尚在這美好的環境中感到滿足。他心情愉快,無憂無慮,像流水一樣自由自在。
賞析:
《贈景和尚院》通過描寫一位古老的和尚生活的景象,傳達了一種寧靜、賦閑和心境平和的氛圍。詩中的和尚與詩人和客人的交往使他們得到心靈的治愈。他們來到和尚院,聆聽他的教誨,以此療愈內心的傷痛。和尚院的炭火和流水的描繪,展現了和尚生活的平淡,沒有人流俗世間的瑣事困擾,心境寧靜,處處都洋溢著自由和舒適的氣息。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秀麗的意象,表現了和尚內心的喜悅和自由,也向人們傳達了追求內心寧靜和心靈治愈的重要性。
“尋常對詩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jǐng hé shàng yuàn
贈景和尚院
mào gǔ méi rú xuě, kàn jīng èr shí shuāng.
貌古眉如雪,看經二十霜。
xún cháng duì shī kè, zhǐ quàn liáo xīn chuāng.
尋常對詩客,只勸療心瘡。
tàn huǒ yōng hú yíng, shān qíng zǐ zhú liáng.
炭火邕湖瀅,山晴紫竹涼。
yí rán wú yī shì, liú shuǐ zì shāng shāng.
怡然無一事,流水自湯湯。
“尋常對詩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