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聽猿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處聽猿聲”全詩
登山乞食后,無伴入云行。
宿雨和花落,春牛擁霧耕。
不知今夜月,何處聽猿聲。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送僧之湖南》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湖南的湘水綿延萬里,僧人游賞芳草盎然。
登上山頂乞食后,獨自進入云中行走。
宿營時遇雨和鮮花落下,春天的牛群在霧中耕作。
不知道今晚的月亮在哪里,何處能夠聽到猿猴的聲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貫休送別僧人離開湖南的情景和心情。詩人以湘水為背景,描繪了湖南的美麗景色,其中芳草生長得茂盛。僧人登上山頂行乞,然后獨自進入云中行走,追求自己的修行與境界。詩人用宿營時遇到雨和花落下來來形容時間的流轉,同時春天的牛群也在霧中勞作,景象生動。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思念之情,不知道今晚月亮在哪里,也不知道能否聽到猿猴的聲音,展現了對僧人的思念和離別之情。
這首詩以湖南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和人文景觀,表達了離別的情感。詩人展現了湖南的美麗和神秘,并以此為背景,表達了自己對僧人的思念和對自然的贊美。整首詩充滿了離別的傷感和對神秘自然的向往,展現了詩人對禪修境界的追求和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何處聽猿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ēng zhī hú nán
送僧之湖南
xiāng shuǐ wàn yú lǐ, shī yóu fāng cǎo shēng.
湘水萬馀里,師游芳草生。
dēng shān qǐ shí hòu, wú bàn rù yún xíng.
登山乞食后,無伴入云行。
sù yǔ hé huā luò, chūn niú yōng wù gēng.
宿雨和花落,春牛擁霧耕。
bù zhī jīn yè yuè, hé chǔ tīng yuán shēng.
不知今夜月,何處聽猿聲。
“何處聽猿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