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邇來唯自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邇來唯自惜”全詩
邇來唯自惜,知合是誰知。
塹雪消難盡,鄰僧睡太奇。
知音不可得,始為一吟之。
心苦味不苦,世衰吾道微。
清如吞雪雹,誰把比珠璣。
作者相收拾,常人任是非。
舊居滄海上,歸去即應歸。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夜寒寄盧給事二首》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寒寄盧給事二首》是唐代詩人貫休的一首詩,描寫了寫人自憐之情。現將該詩詞分析為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刻羽流商否,
霜風動地吹。
邇來唯自惜,
知合是誰知。
塹雪消難盡,
鄰僧睡太奇。
知音不可得,
始為一吟之。
心苦味不苦,
世衰吾道微。
清如吞雪雹,
誰把比珠璣。
作者相收拾,
常人任是非。
舊居滄海上,
歸去即應歸。
詩意:
這首詩詞以冬夜的寒冷為背景,借寒風和霜雪來表現寫人的孤獨和無奈之情。詩人自憐自惜,感嘆自己的才情無人理解,找不到知音。即便如此,他仍然寫下這首詩詞,發出心中的苦悶和思考。他將自己的詩詞比喻為雪花和珠璣,暗示著自己的作品雖然清麗動人,但卻沒有被珍視和賞識。最后,詩人以不同于常人的眼界和境界,理解和接受生活中的是非之事,并決定回歸曾經的故鄉。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自嘲之情。通過以寒風和霜雪等寒冷的自然現象來揭示詩人的心境,詩中的寒冷象征著他被冷落和被誤解的處境。詩人深知自己的才情與眾不同,但又感到無法與人分享,無法找到理解自己作品的知音。他的詩詞像清新的雪花和寶貝的珠璣一樣珍貴,但又像下雨滴兒一樣難以拾起。盡管如此,詩人依然堅持并自嘲地寫下這首詩詞,表達了自己的真摯之情。最后,詩人以不同于常人的眼光看待人生的是非之事,決定回歸原來的生活軌跡。整首詩語言簡練明快,既表達了詩人的心境,又流露出淡然從容的心態。
“邇來唯自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hán jì lú jǐ shì èr shǒu
夜寒寄盧給事二首
kè yǔ liú shāng fǒu, shuāng fēng dòng dì chuī.
刻羽流商否,霜風動地吹。
ěr lái wéi zì xī, zhī hé shì shéi zhī.
邇來唯自惜,知合是誰知。
qiàn xuě xiāo nán jǐn, lín sēng shuì tài qí.
塹雪消難盡,鄰僧睡太奇。
zhī yīn bù kě dé, shǐ wèi yī yín zhī.
知音不可得,始為一吟之。
xīn kǔ wèi bù kǔ, shì shuāi wú dào wēi.
心苦味不苦,世衰吾道微。
qīng rú tūn xuě báo, shuí bǎ bǐ zhū jī.
清如吞雪雹,誰把比珠璣。
zuò zhě xiāng shōu shí, cháng rén rèn shì fēi.
作者相收拾,常人任是非。
jiù jū cāng hǎi shàng, guī qù jí yīng guī.
舊居滄海上,歸去即應歸。
“邇來唯自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