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還似句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還似句無”全詩
貴不因人得,清還似句無。
燒煙連野白,山藥拶階枯。
想得征黃詔,如今已在途。
務簡趣難陪,清吟共綠苔。
葉和秋蟻落,僧帶野香來。
留客朝嘗酒,憂民夜畫灰。
終期冒風雪,江上見宗雷。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秋寄李頻使君二首》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秋天寄給李頻使君的兩首詩》,朝代是唐代,作者是貫休,內容為:因為得到了詔書,當即上路奔赴。身處高位并不是靠他人推薦,個人清廉就像一句無詞。煙霧連綿于野地上,山藥蔓延至臺階枯萎。想象著征黃的詔書,如今已經在途中了。勉力簡單的趣味難以陪伴,與青苔共同清吟。樹葉和秋蟻一起落下,僧人帶來了野生的香氣。留下客人嘗酒,擔憂著民眾,夜晚畫出灰暗的景象。最終期待冒著風雪,能夠在江上見到倡導雷聲。
這首詩通過描寫景物和表達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李頻使君的感激之情以及對國家時局的擔憂之情。詩中以秋天為背景,描寫了煙霧彌漫的野地和枯萎的山藥,表達了孤獨和苦悶之感。同時,作者表達了自己的渴望,希望能夠與李頻使君共同品味青苔和飲酒,寄情山水之間。最后,作者表達了對國家時局的憂慮,希望能夠冒著風雪去見那位能夠拯救國家的倡導者雷聲。整首詩唯美而憂郁,展現了作者對友情、自然和國家的深刻思考和表達。
“清還似句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jì lǐ pín shǐ jūn èr shǒu
秋寄李頻使君二首
wèi láng xū sāi zhào, dāng lù yì qū qū.
為郎須塞詔,當路亦驅驅。
guì bù yīn rén dé, qīng hái shì jù wú.
貴不因人得,清還似句無。
shāo yān lián yě bái, shān yào zā jiē kū.
燒煙連野白,山藥拶階枯。
xiǎng dé zhēng huáng zhào, rú jīn yǐ zài tú.
想得征黃詔,如今已在途。
wù jiǎn qù nán péi, qīng yín gòng lǜ tái.
務簡趣難陪,清吟共綠苔。
yè hé qiū yǐ luò, sēng dài yě xiāng lái.
葉和秋蟻落,僧帶野香來。
liú kè cháo cháng jiǔ, yōu mín yè huà huī.
留客朝嘗酒,憂民夜畫灰。
zhōng qī mào fēng xuě, jiāng shàng jiàn zōng léi.
終期冒風雪,江上見宗雷。
“清還似句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