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天臺四絕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臺四絕寺”出自唐代貫休的《送僧歸天臺寺》,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tiān tāi sì jué sì,詩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天臺四絕寺”全詩

    《送僧歸天臺寺》
    天臺四絕寺,歸去見師真。
    莫折枸杞葉,令他十得嗔。
    天空聞圣磬,瀑細落花巾。
    必若云中老,他時得有鄰。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頭像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送僧歸天臺寺》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僧歸天臺寺》是唐代詩人貫休創作的一首詩,描述了送別僧人歸天臺寺的情景。

    詩中提到的“天臺四絕寺”指的是浙江天臺山上的四座著名寺廟,分別是法華寺、兜率寺、萬年寺和玉液寺。詩人將寺廟與僧人相聯系,表達了對佛教和修行之道的敬重和追求。詩人將自己送別僧人歸去拜見真正的師傅,希望他能夠堅持修行,不能輕易被外界事物所誘惑。

    詩中的“莫折枸杞葉,令他十得嗔”表達了對僧人的關心和忠告。枸杞葉在佛教中有鎮定心神的作用,而“十得嗔”則是佛教修行者應當遠離的世俗之事,象征著心靈的執著。詩人希望僧人能夠保持心靈的純凈,遠離俗世的紛擾。

    詩中還提到了“天空聞圣磬,瀑細落花巾”,通過描繪天臺寺的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磬是佛教用于打破執著、開悟的樂器,象征著清凈和解脫。詩人借此象征,進一步強調了修行者應當超脫塵俗,追求心靈的自由和解放。

    最后兩句“必若云中老,他時得有鄰”寄望著僧人將來的修行成就。詩人希望僧人像云一樣自由自在,可以在修行的道路上得到相伴和幫助。

    整首詩意味深長,在短短的幾句中表達了詩人對佛教和修行之道的理解和追求,展示了對僧人的關心和期盼,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讓讀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寧靜。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天臺四絕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ēng guī tiān tāi sì
    送僧歸天臺寺

    tiān tāi sì jué sì, guī qù jiàn shī zhēn.
    天臺四絕寺,歸去見師真。
    mò zhé gǒu qǐ yè, lìng tā shí dé chēn.
    莫折枸杞葉,令他十得嗔。
    tiān kōng wén shèng qìng, pù xì luò huā jīn.
    天空聞圣磬,瀑細落花巾。
    bì ruò yún zhōng lǎo, tā shí dé yǒu lín.
    必若云中老,他時得有鄰。

    “天臺四絕寺”平仄韻腳

    拼音:tiān tāi sì jué sì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天臺四絕寺”的相關詩句

    “天臺四絕寺”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天臺四絕寺”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天臺四絕寺”出自貫休的 《送僧歸天臺寺》,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