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愛苦情拋未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恩愛苦情拋未得”全詩
年長于吾未得力,家貧拋爾去多時。
鴻沖□□霜中斷,蕙雜黃蒿冢上衰。
恩愛苦情拋未得,不堪回首步遲遲。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經弟妹墳》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經弟妹墳》是唐代詩人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淚水尚未流淌,這一天終究流淌;
山前弟妹的墳墓徒留離離;
年歲已長,我卻未能有所作為;
因貧窮而將你們拋到遙遠的地方。
鴻鵠沖千里,然而中途遇到了霜雪的斷絕;
藤蔓和黃蒿纏繞在墳上,日漸枯萎;
殷殷的親情因為分離而苦痛,卻無法相見;
回首往事,心中只有遲遲的步履。
詩意:
這首詩詞主題是詩人對自己弟妹的哀思和思念,表達了他年紀漸長,由于家境貧寒,無法扶持親人,在與弟妹的離別中悲傷和無奈的情感。詩人通過描寫山前弟妹的冢墓,而與他們分離的景象,表達了對親人的留戀之情。詩中還融入了大自然的元素,通過鴻鵠沖天,卻遇到了霜雪阻斷的形象,表達了人生遭遇的磨難和困頓,以及親情的珍貴與深切。
賞析:
這首詩詞充滿了濃郁的家國情懷和親情之情。詩人描寫了自己無法扶持親人、無法回到親人身邊的痛苦和內疚,通過描述山前弟妹的冢墓以及藤蔓和黃蒿的衰敗,突出了時間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哀婉之感。詩人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對親情的留戀以及生活中的困境與無奈,形象鮮明,情感真摯。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語言和富有畫面感的描寫,將詩人內心的深情和心酸表達出來,給人以深深的觸動。整首詩情緒平實而深沉,詩詞篇幅短小卻含義豐富,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恩愛苦情拋未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dì mèi fén
經弟妹墳
lèi bù céng chuí cǐ rì chuí, shān qián dì mèi zhǒng lí lí.
淚不曾垂此日垂,山前弟妹冢離離。
nián cháng yú wú wèi dé lì,
年長于吾未得力,
jiā pín pāo ěr qù duō shí.
家貧拋爾去多時。
hóng chōng shuāng zhōng duàn, huì zá huáng hāo zhǒng shàng shuāi.
鴻沖□□霜中斷,蕙雜黃蒿冢上衰。
ēn ài kǔ qíng pāo wèi dé, bù kān huí shǒu bù chí chí.
恩愛苦情拋未得,不堪回首步遲遲。
“恩愛苦情拋未得”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