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重鎖未開金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七重鎖未開金鑰”全詩
七重鎖未開金鑰,五色光先入紫宸。
丹鳳樓臺飄瑞雪,岐陽草木亞香塵。
可憐優缽羅花樹,三十年來一度春。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聞迎真身》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迎真身》是一首唐代貫休所作的詩詞。這首詩詞以莊嚴而熱烈的語氣寫下了對迎接真身的禮儀的贊美和欣喜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四海無波八表臣,
恭聞今歲禮真身。
七重鎖未開金鑰,
五色光先入紫宸。
丹鳳樓臺飄瑞雪,
岐陽草木亞香塵。
可憐優缽羅花樹,
三十年來一度春。
詩意:
這首詩詞是為了贊美和迎接真身的禮儀而寫的。詩詞以莊嚴的語氣表達了對迎接真身這一重要禮儀的尊敬和喜悅之情。詩人描述了未開的七重鎖和進入紫宸的五色光,描繪了一副莊嚴而神秘的場景。他還提到了丹鳳樓臺上飄揚的瑞雪以及岐陽地區的芳香花草。詩人贊嘆了這個重要的儀式能夠使羅花樹在三十年里盛開一次春天。整個詩詞表達了對真身迎接儀式的歡欣和對這個重要時刻的莊重崇敬。
賞析:
這首詩詞以莊嚴的語氣描繪了迎接真身的儀式,通過美麗的詞句描繪了一個莊嚴神秘的景象。詩人通過對七重鎖和五色光的描繪,使讀者感受到儀式的神秘氣氛。他通過提到丹鳳樓臺上的瑞雪和岐陽地區的芳香花草,使詩詞更加優美而莊重。最后,詩人用"三十年來一度春"這一表達,突出了真身迎接儀式的重要性和盛大。整個詩詞最大的特點是以莊嚴的語氣表達出對真身迎接儀式的尊敬和喜悅之情。
“七重鎖未開金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yíng zhēn shēn
聞迎真身
sì hǎi wú bō bā biǎo chén, gōng wén jīn suì lǐ zhēn shēn.
四海無波八表臣,恭聞今歲禮真身。
qī zhòng suǒ wèi kāi jīn yào,
七重鎖未開金鑰,
wǔ sè guāng xiān rù zǐ chén.
五色光先入紫宸。
dān fèng lóu tái piāo ruì xuě, qí yáng cǎo mù yà xiāng chén.
丹鳳樓臺飄瑞雪,岐陽草木亞香塵。
kě lián yōu bō luó huā shù, sān shí nián lái yí dù chūn.
可憐優缽羅花樹,三十年來一度春。
“七重鎖未開金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