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相伴更堪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鴛鴦相伴更堪圖”全詩
愛來沙島遺銀屋,終作金籠養雪雛。
棲宿必多清瀨夢,品流還次白猿徒。
今朝不覺頻回首,曾伴瑤花近玉壺。
分類: 瑤花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鷺鷥有懷(前東陽王慥使君養一鷺鷥名瑤花)》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貫休創作的《鷺鷥有懷(前東陽王慥使君養一鷺鷥名瑤花)》。
譯文如下:
粉魄霜華為爾枯,鴛鴦相伴更堪圖。
愛來沙島遺銀屋,終作金籠養雪雛。
棲宿必多清瀨夢,品流還次白猿徒。
今朝不覺頻回首,曾伴瑤花近玉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了貫休的朋友東陽王慥養了一只名叫瑤花的鷺鷥。詩的開頭寫道,“粉魄霜華為爾枯”,形容瑤花的羽毛漸漸枯萎,可能是由于蓬勃發展的花期過去了。“鴛鴦相伴更堪圖”,指的是瑤花和另一只鴛鴦相伴,這是一幅美麗的畫面。
接著,詩人寫到瑤花在沙島上居住,沙島上遺留下一座銀屋,“愛來沙島遺銀屋”。但無論如何,最終瑤花還是被放進了金籠子里,成為了人類的寵物,“終作金籠養雪雛”。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瑤花生活的情景,它經常會夢到清澈的溪流,還會覓食品嘗。然而,這種自由的品流終究只是做白猿的徒勞,“棲宿必多清瀨夢,品流還次白猿徒”。
最后兩句則表達了詩人思念瑤花的情感。詩人覺得瑤花離開了自己,每每回首才感到一陣悵然若失,“今朝不覺頻回首”,曾經和瑤花一起陶醉在玉壺之中。
整首詩以慷慨悲懷的筆調寫出了鷺鷥瑤花的遭遇,雖然表面上是寫一只鷺鷥,但實際上是抒發了對自由的向往和對現實的無奈之情。貫休通過對一只鷺鷥的描寫,抒發了自己對友人和自由的懷念之情。同時,也通過瑤花的經歷,反映出人類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但卻由此束縛了它,使其失去了原本的自由和美麗。整首詩讀起來有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傷感,極富詩意。
“鴛鴦相伴更堪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 sī yǒu huái qián dōng yáng wáng zào shǐ jūn yǎng yī lù sī míng yáo huā
鷺鷥有懷(前東陽王慥使君養一鷺鷥名瑤花)
fěn pò shuāng huá wéi ěr kū, yuān yāng xiāng bàn gèng kān tú.
粉魄霜華為爾枯,鴛鴦相伴更堪圖。
ài lái shā dǎo yí yín wū,
愛來沙島遺銀屋,
zhōng zuò jīn lóng yǎng xuě chú.
終作金籠養雪雛。
qī sù bì duō qīng lài mèng, pǐn liú hái cì bái yuán tú.
棲宿必多清瀨夢,品流還次白猿徒。
jīn zhāo bù jué pín huí shǒu, céng bàn yáo huā jìn yù hú.
今朝不覺頻回首,曾伴瑤花近玉壺。
“鴛鴦相伴更堪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