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山色勝諸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東山色勝諸山”全詩
薄俗盡于言下泰,苦心唯到醉中閑。
香凝錦帳抄書后,月轉棠陰送客還。
野客沾恩歸未得,蕭蕭霜葉滿柴關。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秋末寄上桐江馮使君》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末寄上桐江馮使君》是唐代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東山色超越了其他山岳,謝守的清高高不可攀。
薄俗只言論下泰然,唯有苦心到醉中安閑。
香氣凝結在錦帳之內讀書后,月亮轉動在棠樹的陰影中送客歸家。
野客尚未得到恩寵而歸,幽幽寒霜滿柴門。
詩意:
這首詩以山東的山景作為背景,以描寫自然之美為起點,表達出作者對身邊繁瑣俗世的厭惡和對自由閑逸的向往。詩中的桐江馮使君則代表了那些在世俗之中仍能堅持追求雅致高尚的人。
賞析:
1. 這首詩的描寫手法含蓄而悠遠,通過“山色勝諸山”來凸顯出山東山岳的壯麗和美麗。這種比較手法運用得恰到好處,使得山東的山景顯得獨特而超然。
2. 詩中以“謝守清高不可攀”表達了作者對高潔清高的向往和向往。謝守清高的形象,代表了一種高尚而獨立的精神追求,是作者對自己情感追求的一種投射。
3. 通過對薄俗的描寫,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世俗瑣事的厭惡,并以“苦心唯到醉中閑”來表達自己追求自由和寧靜的心愿。
4. 詩中還出現了月亮和棠樹的意象,描繪了夜晚的安詳與寂靜,為詩詞增添了一種深邃的氛圍。
5. 最后兩句“野客沾恩歸未得,蕭蕭霜葉滿柴關”則展現出詩人未能得到官宦之人的資助和青眼,依然默默無聞地遭受世俗的辜負與冷落。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山水寫意的描繪和對清高自守的追求,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繁瑣的厭棄和對自由閑逸的向往。雖然作者寄托了自己對人生理想的憧憬,然而最后的題句還是表達了一種無奈和落寞之情。這使得這首詩帶有一定的憂傷和思考,是一首情感深沉的詩作。
“山東山色勝諸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mò jì shàng tóng jiāng féng shǐ jūn
秋末寄上桐江馮使君
shān dōng shān sè shèng zhū shān, xiè shǒu qīng gāo bù kě pān.
山東山色勝諸山,謝守清高不可攀。
báo sú jǐn yú yán xià tài,
薄俗盡于言下泰,
kǔ xīn wéi dào zuì zhōng xián.
苦心唯到醉中閑。
xiāng níng jǐn zhàng chāo shū hòu, yuè zhuǎn táng yīn sòng kè hái.
香凝錦帳抄書后,月轉棠陰送客還。
yě kè zhān ēn guī wèi dé, xiāo xiāo shuāng yè mǎn chái guān.
野客沾恩歸未得,蕭蕭霜葉滿柴關。
“山東山色勝諸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