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升天更有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處升天更有天”全詩
如今四十馀年也,還共當時恰一般。
囊里靈龜小似錢,道伊年與我同年。
壺中長挈天相逐,何處升天更有天。
吾道將君道且殊,君須全似老君須。
尋常有語爭堪信,愛說蟠桃似甕粗。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再逢虛中道士三首》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再逢虛中道士三首
天目西峰古壞壇,
在壇邊相別雪漫漫。
如今已有四十余年,
回首竟與當時相仿。
囊里的靈龜小得像錢,
道伊年與我同年。
壺中長挈天相逐,
何處升天還有更高天。
我道與君的道不同,
但君必須全然如老君。
尋常言語堪信仍然有,
喜歡說蟠桃像甕中粗。
詩意和賞析:
《再逢虛中道士三首》是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表達了作者與虛中道士再次相逢的情景和他們之間的交流。詩中描述了作者在天目西峰古壞壇遇見虛中道士,回憶起與他分別時的雪景,表達了時間的飛逝和歲月的流轉。
詩中還描寫了虛中道士身上的靈龜,以及他們共同修道的經歷。作者將自己和虛中道士之間的修道之路做了比較,認為兩者雖然不同,但彼此應該如同老君一般,堅守信仰。
整首詩以自然、樸素的語言描繪了虛中道士與作者在修道之路上的再次相逢,表達了對道教信仰的思考和追求。詩中融合了自然景色和人物描寫,給人一種恬淡寧靜的感覺,既有山水的深遠,又有人情的真摯。
“何處升天更有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féng xū zhōng dào shì sān shǒu
再逢虛中道士三首
tiān mù xī fēng gǔ huài tán, tán biān xiāng bié xuě màn màn.
天目西峰古壞壇,壇邊相別雪漫漫。
rú jīn sì shí yú nián yě, hái gòng dāng shí qià yì bān.
如今四十馀年也,還共當時恰一般。
náng lǐ líng guī xiǎo shì qián, dào yī nián yǔ wǒ tóng nián.
囊里靈龜小似錢,道伊年與我同年。
hú zhōng cháng qiè tiān xiàng zhú, hé chǔ shēng tiān gèng yǒu tiān.
壺中長挈天相逐,何處升天更有天。
wú dào jiāng jūn dào qiě shū, jūn xū quán shì lǎo jūn xū.
吾道將君道且殊,君須全似老君須。
xún cháng yǒu yǔ zhēng kān xìn, ài shuō pán táo shì wèng cū.
尋常有語爭堪信,愛說蟠桃似甕粗。
“何處升天更有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