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此棲心過十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此棲心過十冬”全詩
檀欒舊植青添翠,菡萏新栽白換紅。
北面城臨燈影合,西鄰壁近講聲通。
不知門下趨筵士,何似當時石解空。
分類:
作者簡介(齊己)
《重宿舊房與愚上人靜話》齊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重宿舊房與愚上人靜話》
唐 齊己
曾此棲心過十冬,
今來瀟灑屬生公。
檀欒舊植青添翠,
菡萏新栽白換紅。
北面城臨燈影合,
西鄰壁近講聲通。
不知門下趨筵士,
何似當時石解空。
中文譯文:
瀟灑的生公,昔日曾在這里度過十個寒冬。
檀欒樹木雖舊,但青翠得到增添;
菡萏花草雖新,白色已經變為紅色。
北面的城墻近處聚集了燈光的影子,
西邊的房壁緊鄰著傳來的講經聲。
不知廟門下的學者們,如今忙于趨炎附勢,
哪里還像曾經的你,寧靜解閑、瀟灑自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齊己的作品,講述了作者對舊時光的懷念和對現狀的反思。
詩中描述了作者過去在這個房子中安逸地度過了十個寒冬,現如今他已經成了名利場中的一員,變得灑脫自在。檀欒樹青翠依舊,但也添上了新翠;菡萏花之前是白色的,現在卻變成了紅色。
詩的后半部分則是作者對當今社會的思考和反思。北面的城墻倒映著燈光的影子,西邊的墻壁傳來講經聲,說明廟門下的學者們忙于趨炎附勢。作者不知研究院的學者們忙于追逐功名利祿,無暇真心實意地研究學問。
整首詩以對比的方式反映了歷史與現實、寧靜與喧囂、追求自由與拘束之間的差別。舊時的寧靜與愉悅與現在的喧囂與功利形成鮮明的對照。詩人對于現實的思考和對過去的回憶交織在一起,表達出對于世俗之外的自由與寧靜的向往。
整首詩言簡意賅,字里行間透露出詩人對紛擾世事的思索和對寧靜自在的向往。又通過對植物、燈光、講經聲等細節的描寫,將思考引向社會、人生與自我之間的關系,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曾此棲心過十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ng sù jiù fáng yǔ yú shàng rén jìng huà
重宿舊房與愚上人靜話
céng cǐ qī xīn guò shí dōng, jīn lái xiāo sǎ shǔ shēng gōng.
曾此棲心過十冬,今來瀟灑屬生公。
tán luán jiù zhí qīng tiān cuì,
檀欒舊植青添翠,
hàn dàn xīn zāi bái huàn hóng.
菡萏新栽白換紅。
běi miàn chéng lín dēng yǐng hé, xī lín bì jìn jiǎng shēng tōng.
北面城臨燈影合,西鄰壁近講聲通。
bù zhī mén xià qū yán shì, hé sì dāng shí shí jiě kōng.
不知門下趨筵士,何似當時石解空。
“曾此棲心過十冬”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