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和初喜戢戈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和初喜戢戈矛”全詩
雁序分飛離漢口,鴒原騫翥在鰲頭。
家鄰紫塞仍千里,路過黃河更幾州。
應到高堂問安后,卻攜文入帝京游。
作者簡介(齊己)
《送劉秀才歸桑水寧覲》齊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劉秀才歸桑水寧覲》是唐代詩人齊己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述了劉秀才離開故鄉歸時的喜悅和對未來的期許。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歸和初喜戢戈矛,
乍捧鄉書感去留。
雁序分飛離漢口,
鴒原騫翥在鰲頭。
家鄰紫塞仍千里,
路過黃河更幾州。
應到高堂問安后,
卻攜文入帝京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送劉秀才歸家的場景和情感。首先,詩人描述了劉秀才收拾行裝,戒除了武器和戰馬,感覺自己可以平安歸去了。隨后,他乍然心生歸鄉之感,那一刻,他捧著故鄉的書信,體會著離去和留下的復雜情感。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劉秀才離開漢口時,像候鳥一樣按照順序分飛而去。同時,詩人也提到了鰲頭的鴒原(一種野鳥),它高高飛翔在空中,象征著歸途中的興高采烈。
然后,詩人表達了劉秀才離開故鄉后的路程,他的家鄉離紫塞千里,而他所要經過的路程中還有幾個州。這里的紫塞指的是邊境,表明劉秀才離開故鄉將要去邊境地區。
最后兩句,詩人預示劉秀才將回到高堂,問候家人后,他將帶著文秀進入帝京(指長安),游歷名勝古跡,追求更廣闊的前程。
整首詩以平實的語言表達了劉秀才離鄉的情感和歸鄉的喜悅。描繪了一位秀才的命運,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期許,同時也暗示了他將要邁向更廣闊的世界,追求更大的成就。
“歸和初喜戢戈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iú xiù cái guī sāng shuǐ níng jìn
送劉秀才歸桑水寧覲
guī hé chū xǐ jí gē máo, zhà pěng xiāng shū gǎn qù liú.
歸和初喜戢戈矛,乍捧鄉書感去留。
yàn xù fēn fēi lí hàn kǒu,
雁序分飛離漢口,
líng yuán qiān zhù zài áo tóu.
鴒原騫翥在鰲頭。
jiā lín zǐ sāi réng qiān lǐ, lù guò huáng hé gèng jǐ zhōu.
家鄰紫塞仍千里,路過黃河更幾州。
yīng dào gāo táng wèn ān hòu, què xié wén rù dì jīng yóu.
應到高堂問安后,卻攜文入帝京游。
“歸和初喜戢戈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