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旆空自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征旆空自持”全詩
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
碧潭去已遠,瑤華折遺誰。
若問遼陽戍,悠悠天際旗。
分類:
作者簡介(陳子昂)

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漢族,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光宅進士,歷仕武則天朝麟臺正字、右拾遺。解職歸鄉后受人所害,憂憤而死。其存詩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臺歌》。
《征東至淇門答宋十一參軍之問》陳子昂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遠征至淇門,回答宋十一參軍的問題。
南方的星星在熊熊大火中,我即將涉過清澈的淇水。
西方的林子里,微弱的月光正在變化,
我征旅的旗幟孤零零地自己扛著。
碧潭已經離開得很遠了,瑤華花瓣誰來收?
如果問及遼陽城的守軍,悠悠的天際上插著旗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陳子昂創作的一首征戰題材的詩歌。詩歌以作者正征東遼陽至淇門的情景為背景,回答了宋十一參軍的問題。詩歌表達了作者在戰場上的孤獨感和思鄉之情。
詩中的南星中大火,將子涉清淇,表現了作者征途中的艱辛和危險。而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描繪了戰場上的蕭條和孤獨。作者使用了瑤華折遺誰的表述,表達了他對美好事物的遺憾。
最后一句若問遼陽戍,悠悠天際旗,抒發了作者對遼陽戍邊軍隊的思念和對國家安寧的期盼。整首詩通過對戰場的描寫和對征戰士兵命運的思考,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征旆空自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ēng dōng zhì qí mén dá sòng shí yī cān jūn zhī wèn
征東至淇門答宋十一參軍之問
nán xīng zhōng dà huǒ, jiāng zi shè qīng qí.
南星中大火,將子涉清淇。
xī lín gǎi wēi yuè, zhēng pèi kōng zì chí.
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
bì tán qù yǐ yuǎn, yáo huá zhé yí shuí.
碧潭去已遠,瑤華折遺誰。
ruò wèn liáo yáng shù, yōu yōu tiān jì qí.
若問遼陽戍,悠悠天際旗。
“征旆空自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