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陟平津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陟平津侯”全詩
事親恨未立,從宦此中州。
主人亦何問,旅客非悠悠。
方謁明天子,清宴奉良籌。
再取連城璧,三陟平津侯。
不然拂衣去,歸從海上鷗。
寧隨當代子,傾側且沉浮。
分類:
作者簡介(陳子昂)

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漢族,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光宅進士,歷仕武則天朝麟臺正字、右拾遺。解職歸鄉后受人所害,憂憤而死。其存詩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臺歌》。
《答洛陽主人》陳子昂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回答洛陽的主人,我平日志向白云,早就喜歡赤松的游蕩。因為事情牽扯親情,我恨不能立刻回去,只能在這中州從政。主人又何必多問,旅客不過是過客罷了。我正計劃謁見明天子,清宴上獻籌謀。再去取得連城璧,三趟登上平津侯位。不然的話,我會拂袖離去,歸從海上的海鷗。寧可隨波逐流,傾倒且沉浮。
詩意:
這首詩以陳子昂對洛陽主人的回答為題材,表達了詩人的志向和生活態度。詩人自述自己的志向是志向白云,喜歡自由自在地漫游。然而,由于親情和事業的牽掛,他不得不長期在外地從政。詩中的主人并不理解他的心意,而他也不以為意,只想著如何更好地為國家效勞。他計劃去拜見明君,為他出謀劃策。他渴望取得連城璧,成為平津侯。如果不能實現這些目標,他寧愿隨波逐流,隨著海鷗漂泊。
賞析:
這首詩直接表達了陳子昂的志向和生活態度。詩人以平生志向和早期愛好為開端,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然而,現實的壓力使他不得不暫時放棄自己的理想,投身于從政。盡管他的志向與洛陽主人的思維方式不同,但他并不在意主人的不解和質疑。他想要為國家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決定拜見明君,為國家奉獻智慧。他的目標是取得連城璧,成為平津侯,這代表著一種榮耀和成就。如果他無法實現這些目標,他愿意像海鷗一樣自由自在地漂泊,隨波逐流。這表明了他的樂觀和豁達態度,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他都會積極面對,并從容接受。整首詩流露出詩人坦然面對人生變化和逆境的豁達態度,展示了他向往自由與追求身份地位的矛盾心境。
“三陟平津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luò yáng zhǔ rén
答洛陽主人
píng shēng bái yún zhì, zǎo ài chì sōng yóu.
平生白云志,早愛赤松游。
shì qīn hèn wèi lì, cóng huàn cǐ zhōng zhōu.
事親恨未立,從宦此中州。
zhǔ rén yì hé wèn, lǚ kè fēi yōu yōu.
主人亦何問,旅客非悠悠。
fāng yè míng tiān zǐ, qīng yàn fèng liáng chóu.
方謁明天子,清宴奉良籌。
zài qǔ lián chéng bì, sān zhì píng jīn hóu.
再取連城璧,三陟平津侯。
bù rán fú yī qù, guī cóng hǎi shàng ōu.
不然拂衣去,歸從海上鷗。
níng suí dāng dài zi, qīng cè qiě chén fú.
寧隨當代子,傾側且沉浮。
“三陟平津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