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是地仙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乃是地仙人”全詩
今朝紫氣新,物色果逢真。
言從天上落,乃是地仙人。
白璧疑冤楚,烏裘似入秦。
摧藏多古意,歷覽備艱辛。
樂廣云雖睹,夷吾風未春。
鳳歌空有問,龍性詎能馴。
寶劍終應出,驪珠會見珍。
未及馮公老,何驚孺子貧。
青云儻可致,北海憶孫賓。
分類:
作者簡介(陳子昂)

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漢族,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光宅進士,歷仕武則天朝麟臺正字、右拾遺。解職歸鄉后受人所害,憂憤而死。其存詩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臺歌》。
《酬李參軍崇嗣旅館見贈》陳子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昨夜銀河畔,星辰侵犯遙遠的漢宮。
今朝紫氣新,景色美麗難得。
言辭仿佛由天而降,原來是地上的仙人。
潔白的玉璧似乎屬于古代楚國,黑色的烏裘仿佛來自秦國。
這里隱藏著許多古老的意味,歷經苦難才得以一窺。
如同能看到廣云的美景,卻無法吹起夷吾的清風。
鳳凰在歌唱,卻無法被馴服龍的本性。
寶劍最終會出鞘,驪珠將來會見到珍寶。
馮公尚未年邁,何必擔憂貧窮的孩子。
只要能夠達到青云,就會想起北海的孫賓。
詩意:
這首詩是陳子昂致謝李參軍送給他的禮物而作的酬謝之作。詩中以銀河畔的星辰、紫氣和各種珍寶的形象,描繪了美麗而珍貴的物品。同時,詩人通過這些形象,也在表達自己由衷的感激之情,將感謝之意化作對古代文化和歷史的贊嘆,襯托出自己的和諧心境。
賞析:
陳子昂是唐代初期的一位文學家和政治家,他的詩歌作品深受當時文人士大夫的喜愛。這首詩詞以其流暢而清麗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李參軍贈送禮物的感激之情,并融合了對古代文化的贊美和自己的心境。通過描述銀河、星辰、紫氣等景象,詩人展示出對美景的贊嘆,同時也通過寶劍、驪珠等形象來表達自己對李參軍禮物的珍貴贊賞。整首詩意蘊含了對古代文化的敬仰與對美好事物追求的向往,體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對美的追求。
“乃是地仙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lǐ cān jūn chóng sì lǚ guǎn jiàn zèng
酬李參軍崇嗣旅館見贈
zuó yè yín hé pàn, xīng wén fàn yáo hàn.
昨夜銀河畔,星文犯遙漢。
jīn zhāo zǐ qì xīn, wù sè guǒ féng zhēn.
今朝紫氣新,物色果逢真。
yán cóng tiān shàng luò, nǎi shì dì xiān rén.
言從天上落,乃是地仙人。
bái bì yí yuān chǔ, wū qiú shì rù qín.
白璧疑冤楚,烏裘似入秦。
cuī cáng duō gǔ yì, lì lǎn bèi jiān xīn.
摧藏多古意,歷覽備艱辛。
lè guǎng yún suī dǔ, yí wú fēng wèi chūn.
樂廣云雖睹,夷吾風未春。
fèng gē kōng yǒu wèn, lóng xìng jù néng xún.
鳳歌空有問,龍性詎能馴。
bǎo jiàn zhōng yīng chū, lí zhū huì jiàn zhēn.
寶劍終應出,驪珠會見珍。
wèi jí féng gōng lǎo, hé jīng rú zǐ pín.
未及馮公老,何驚孺子貧。
qīng yún tǎng kě zhì, běi hǎi yì sūn bīn.
青云儻可致,北海憶孫賓。
“乃是地仙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