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歲忽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時歲忽兮”全詩
時歲忽兮,孤憤遐吟。
誰知我心?孺子孺子,其可與理分。
分類:
作者簡介(陳子昂)

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漢族,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光宅進士,歷仕武則天朝麟臺正字、右拾遺。解職歸鄉后受人所害,憂憤而死。其存詩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臺歌》。
《喜馬參軍相遇醉歌》陳子昂 翻譯、賞析和詩意
《喜馬參軍相遇醉歌》是唐代詩人陳子昂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表達了作者在深山中隱居思鄉之情。
中文譯文:
歡喜啊,三月時節,我獨自一個人住在深山之中。
年歲如梭,我孤獨而憤怒地吟詠著。
有誰知道我的心思?普通人啊,普通人啊,他們能理解嗎?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憤怒之情,以及對于普通人是否能理解自己心思的疑問。詩中的“深林潛居”意味著詩人隱居在一個幽靜的深山之中,遠離喧囂的塵世,獨自思索。他在這個時刻感受到年歲的迅速流逝,心中更加孤獨和憤怒,用吟詠來宣泄內心的情感。最后,詩人表示普通人是否能理解自己的心靈世界仍然是個未知數。
賞析:
《喜馬參軍相遇醉歌》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不被理解的苦悶之情。詩人通過描述自己的居住環境和心境,表達了對社會的不滿和對自己境遇的無奈。詩中運用了反復問句“誰知我心?孺子孺子,其可與理分。”突出了詩人對于心靈的某種追求和對普通人是否能理解自己的懷疑。整首詩抒發了作者的感慨,表達了對世俗生活的厭倦和對內心世界的思考。
“時歲忽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mǎ cān jūn xiāng yù zuì gē
喜馬參軍相遇醉歌
dú yōu mò yǐ sān yuè xī, shēn lín qián jū.
獨幽默以三月兮,深林潛居。
shí suì hū xī, gū fèn xiá yín.
時歲忽兮,孤憤遐吟。
shéi zhī wǒ xīn? rú zǐ rú zǐ, qí kě yǔ lǐ fēn.
誰知我心?孺子孺子,其可與理分。
“時歲忽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