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容何足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聲容何足恃”全詩
聲容何足恃,榮吝坐相矜。
愿與金庭會,將待玉書征。
還丹應有術,煙駕共君乘。
分類:
作者簡介(陳子昂)

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漢族,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光宅進士,歷仕武則天朝麟臺正字、右拾遺。解職歸鄉后受人所害,憂憤而死。其存詩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臺歌》。
《題李三書齋(崇嗣)》陳子昂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李三書齋(崇嗣)
灼灼青春仲,
悠悠白日升。
聲容何足恃,
榮吝坐相矜。
愿與金庭會,
將待玉書征。
還丹應有術,
煙駕共君乘。
中文譯文:
題李三的書齋 (崇嗣)
陽光灼灼照耀著青春的時光,
白日緩緩升起。
聲音和容貌有什么值得自豪的,
榮華與吝嗇在坐相間相爭。
愿與文人偶遇,
等待玉書的征程。
返老還童當然有固定的秘訣,
煙云驅車共游于仙境。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題李三的書齋,描繪了詩人對青春和日子的感慨和思考。詩中的“灼灼青春仲,悠悠白日升”以鮮明的形象描繪了青春的明亮和白天的漸漸升起。接下來的兩句,“聲容何足恃,榮吝坐相矜”,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在聲音和容貌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感到的不足和自省。雖然在外貌和聲音上不足以自豪,但詩人表達了對金庭(即文人雅集)的向往,等待玉書的巡游,意味著希望有機會和文人們相聚,共同實現理想和抱負。最后兩句“還丹應有術,煙駕共君乘”,用修仙的意象,意味著詩人希望能找到年輕和永葆青春的秘訣,與眾人一起享受仙靈般的快樂。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于青春和時間的思考,并表達了對于成就和社交圈的追求,同時也借修仙的意象表達了對于長生不老的向往。
“聲容何足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lǐ sān shū zhāi chóng sì
題李三書齋(崇嗣)
zhuó zhuó qīng chūn zhòng, yōu yōu bái rì shēng.
灼灼青春仲,悠悠白日升。
shēng róng hé zú shì, róng lìn zuò xiāng jīn.
聲容何足恃,榮吝坐相矜。
yuàn yǔ jīn tíng huì, jiāng dài yù shū zhēng.
愿與金庭會,將待玉書征。
huán dān yīng yǒu shù, yān jià gòng jūn chéng.
還丹應有術,煙駕共君乘。
“聲容何足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