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菊花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對菊花叢”全詩
離帆方楚越,溝水復西東。
芙蓉生夏浦,楊柳送春風。
明日相思處,應對菊花叢。
分類:
作者簡介(陳子昂)

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漢族,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光宅進士,歷仕武則天朝麟臺正字、右拾遺。解職歸鄉后受人所害,憂憤而死。其存詩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臺歌》。
《春晦餞陶七于江南同用風字》陳子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晦餞陶七于江南同用風字
黃鶴煙云去,青江琴酒同。
離帆方楚越,溝水復西東。
芙蓉生夏浦,楊柳送春風。
明日相思處,應對菊花叢。
【中文譯文】
黃鶴隨著煙云飛去,江水和琴酒一同留在原地。
離別的帆船朝著楚越方向駛去,河溝的水又東又西地流動。
芙蓉花開在夏天的海灣,楊柳扶送著春風。
明天我們將在相思的地方相會,應與菊花叢對話。
【詩意】
這首詩以江南的春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于離別的思念之情。黃鶴隨煙云飛去,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同時也象征著離別的苦楚。江水和琴酒留在原地,暗指詩人的心還留在與離別的伴侶相處的地方。離別的帆船駛向楚越,代表著離別的人即將遠行。河溝的水在東西流動,形容了離別帶來的悲苦與迷茫。芙蓉花開在夏天的海灣,楊柳扶送著春風,表達出詩人對于離別后的相思之情。明天我們將在相思的地方相會,應與菊花叢對話,意味著詩人對于未來重逢的期望與期待。
【賞析】
這首詩以典雅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江南春天的景色,并通過離別的情感揭示了詩人的深情思緒。通過黃鶴煙云、青江琴酒等意象的運用,使詩句更加生動,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詩人通過對于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于離別的痛苦和思念,使整首詩充滿了情感的渲染。最后一句中的相思與菊花叢的對話,不僅僅是對于愛情的祈盼,更是對于未來的期待與希望。整首詩以苦痛中透著希望的主題,表現了詩人對于愛情的執著追求,以及對于未來的信心與期望。
“應對菊花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huì jiàn táo qī yú jiāng nán tóng yòng fēng zì
春晦餞陶七于江南同用風字
huáng hè yān yún qù, qīng jiāng qín jiǔ tóng.
黃鶴煙云去,青江琴酒同。
lí fān fāng chǔ yuè, gōu shuǐ fù xī dōng.
離帆方楚越,溝水復西東。
fú róng shēng xià pǔ, yáng liǔ sòng chūn fēng.
芙蓉生夏浦,楊柳送春風。
míng rì xiāng sī chù, yìng duì jú huā cóng.
明日相思處,應對菊花叢。
“應對菊花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