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險碧流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地險碧流通”全詩
城臨巴子國,臺沒漢王宮。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巖懸青壁斷,地險碧流通。
古木生云際,歸帆出霧中。
川途去無限,客思坐何窮。
作者簡介(陳子昂)

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漢族,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光宅進士,歷仕武則天朝麟臺正字、右拾遺。解職歸鄉后受人所害,憂憤而死。其存詩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臺歌》。
白帝城懷古翻譯及注釋
翻譯
夕陽隱沒蒼茫的江水,天色已晚,停船探問當地鄉俗土風。
城樓面臨著古代的子爵巴國,高臺乃是那湮沒的蜀漢王宮。
這荒遠地區仍屬周朝的領域,深山里至今推崇大禹的豐功。
山巖陡峭好像青青墻壁中斷,地勢險峻下臨清碧江水流通。
高大的古樹挺立在白云邊上,歸來的船帆出現在濃濃霧中。
水行的旅途一去便無限遙遠,旅客的愁思因此更無盡無窮。
注釋
⑴白帝城:遺址在今重慶市奉節縣東,為東漢初公孫述所筑。
⑵滄江:泛指江水。
⑶土風:鄉土歌謠或樂曲。
⑷巴子國:古國名。
⑸漢王宮:指永安宮,蜀漢先主劉備卒于此。
⑹周甸:周朝甸服之國,意指周朝的領域。
⑺禹功:指夏禹治水的功績。
⑻青壁:青色的山壁。
⑼古木:一作“古樹”。云際:云中。言其高遠。
⑽坐:因為。
白帝城懷古賞析
根據詩題,此詩應為懷古詩,其實稱之以“旅游詩”可能更恰當。此詩描寫了這位年輕的西部人第一次進入中國中心區域(雖然僅在南方邊緣)的旅程。他不斷地回顧“巴”(四川),細心地尋訪“周甸”(不包括四川),尋訪“禹功”所覆蓋的地區。他反復提到那些廣泛的地理名稱,仿佛這些名稱本身就具有某種神奇的意義。他為這些地區的歷史和古跡所傾倒。他在白帝城懷古,所緬懷的既不是歷史事件,也不是盛衰過程,而是集中于與中國文化的中心區域相聯系的古跡本身。
由懷古而產生的憂傷很容易轉換成孤獨及思鄉的情緒。與較老練詩人的修辭練習不同,陳子昂這首詩更多地與情緒的激發有關,而不是與技巧有關。他的旅行詩并不像王勃、盧照鄰、駱賓王的同類詩,而更接近李百藥的詩。詩中對句的排列比王勃、盧照鄰的詩較不板滯。他的風格離開駱賓王的風格更遠。駱賓王的懷古旅行詩用了高度矯飾的語言,即使最真誠的感情也會黯然失色,從而徹底破壞詩的情調。
陳子昂描寫自然景物的對偶句不似上官儀那樣復雜,可是在這首詩中,這些對句也一鋪到底,破壞了詩篇的流暢。此外,詩人還隱喻性地運用動詞描寫直觀景象,表現了宮廷詩的一定影響。
白帝城懷古創作背景
這首詩當作于唐高宗調露元年(公元679年)陳子昂初次出蜀沿長江泛舟而下的連續行程中。“地險碧流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i dì chéng huái gǔ
白帝城懷古
rì luò cāng jiāng wǎn, tíng ráo wèn tǔ fēng.
日落滄江晚,停橈問土風。
chéng lín bā zǐ guó, tái méi hàn wáng gōng.
城臨巴子國,臺沒漢王宮。
huāng fú réng zhōu diān, shēn shān shàng yǔ gōng.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yán xuán qīng bì duàn, dì xiǎn bì liú tōng.
巖懸青壁斷,地險碧流通。
gǔ mù shēng yún jì, guī fān chū wù zhōng.
古木生云際,歸帆出霧中。
chuān tú qù wú xiàn, kè sī zuò hé qióng.
川途去無限,客思坐何窮。
“地險碧流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