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訪澗底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訪澗底人”全詩
疾來無氣力,擁戶不能掃。
欲訪云外人,都迷上山道。
無奈澗水何,喧喧夜鳴石。
疏林透斜月,散亂金光滴。
欲訪澗底人,路窮潭水碧。
無奈阿鼎何,嬌啼索梨栗。
柴門正風雨,千向千回出。
欲識老病心,賴渠將過日。
無奈梅花何,滿巖光似雪。
春風總未至,獨自驚時節。
欲見惆悵心,又看花上月。
分類:
作者簡介(李涉)
李涉(約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后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山中五無奈何(詩一首見本集,題止山中二字)》李涉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在山中無奈做五件事(題為“山中”二字),無奈落葉何,紛紛滿衰草。病得奄奄,不能打掃家門。想探望山外的人,卻迷失了山道。無奈澗水何,喧鬧夜晚的鳴石聲。稀疏的林木透出斜月,金光灑在地上。想探望澗底的人,卻走到路的盡頭,潭水碧綠如玉。無奈阿鼎何,扮作嬌啼索梨栗。柴門經常有風雨,千回千轉地開關。想了解老病人的心思,只能仰望著太陽度過日子。無奈梅花何,花滿巖上猶如飄雪。春風總是不來,獨自驚動四季。想看一看傷感的心情,又只能在花朵上瞥見月光。
【詩意】這首詩主要描寫了詩人在山中無所奈何的情景。詩中通過描繪落葉紛飛、秋草蔓延、無力打掃家門的形象,表達了詩人身體疾病、衰老無力的心境。同時,詩中還以喧鬧的夜晚鳴石聲、獨自驚動四季的梅花等景物,增加了寂寞孤獨的氛圍。通過揭示這些無奈的事物,詩人抒發了自己對生活的無奈和困頓,同時也表達了對外界世界的渴望和對內心情感的思考。
【賞析】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山中無奈的情景,通過具體描寫落葉、草木、澗水、阿鼎和梅花等自然景物來表達作者的心情。詩人運用寥寥幾筆,勾勒出了悲涼的氛圍,讀來令人心生傷感。詩中采用了多處"無奈"與"何"的對仗,使整首詩具有一定的韻律感。此外,詩人將自己身處山中的無奈與對外界的渴望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表達了對病痛、孤獨和時間流逝的感慨。整首詩簡練而深刻,語言凝練,意境清雅,展現了李涉獨特的詩境和感受力。
“欲訪澗底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wǔ wú nài hé shī yī shǒu jiàn běn jí, tí zhǐ shān zhōng èr zì
山中五無奈何(詩一首見本集,題止山中二字)
wú nài luò yè hé, fēn fēn mǎn shuāi cǎo.
無奈落葉何,紛紛滿衰草。
jí lái wú qì lì, yōng hù bù néng sǎo.
疾來無氣力,擁戶不能掃。
yù fǎng yún wài rén, dōu mí shàng shān dào.
欲訪云外人,都迷上山道。
wú nài jiàn shuǐ hé, xuān xuān yè míng shí.
無奈澗水何,喧喧夜鳴石。
shū lín tòu xié yuè, sǎn luàn jīn guāng dī.
疏林透斜月,散亂金光滴。
yù fǎng jiàn dǐ rén, lù qióng tán shuǐ bì.
欲訪澗底人,路窮潭水碧。
wú nài ā dǐng hé, jiāo tí suǒ lí lì.
無奈阿鼎何,嬌啼索梨栗。
zhài mén zhèng fēng yǔ, qiān xiàng qiān huí chū.
柴門正風雨,千向千回出。
yù shí lǎo bìng xīn, lài qú jiāng guò rì.
欲識老病心,賴渠將過日。
wú nài méi huā hé, mǎn yán guāng sì xuě.
無奈梅花何,滿巖光似雪。
chūn fēng zǒng wèi zhì, dú zì jīng shí jié.
春風總未至,獨自驚時節。
yù jiàn chóu chàng xīn, yòu kàn huā shàng yuè.
欲見惆悵心,又看花上月。
“欲訪澗底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