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煙拂水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拖煙拂水時”全詩
惹將千萬恨,系在短長枝。
骨軟張郎瘦,腰輕楚女饑。
故園歸未得,多少斷腸思。
分類:
作者簡介(崔櫓)
崔櫓,唐代詩人,進士,曾任棣州司馬。他善于撰寫雜文,詩作以絕句成就最高,今存詩十六首。他的詩作風格清麗,畫面鮮艷,托物言志,意境深遠。據阿袁(即陳忠遠)先生《唐詩故事 .謝詩差幸人原諒 ——崔櫓謝罪詩真是戒酒良方》記載,崔櫓由于自身經歷的緣故,后來還寫詩謝罪而戒酒了呢,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肅然起敬的事兒了。
《柳》崔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風慢日遲遲,拖煙拂水時。
惹將千萬恨,系在短長枝。
骨軟張郎瘦,腰輕楚女饑。
故園歸未得,多少斷腸思。
中文譯文:
風慢悠悠,太陽緩慢而遲疑,
柳枝輕拂著飄落的煙,拂過水面。
這柳枝引來了千萬的憂傷,系在短短的枝條上。
郎君憔悴骨瘦象竹子一樣,楚國的女子也饑餓不堪。
故園返鄉的路還未得到,思念之情斷腸如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柳樹為主題,以極其簡短而凝練的詞句展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思鄉之情。詩中的柳柳軟綿,輕拂飄落的煙,形象地描繪出風慢日久的離愁別恨。柳樹象征著鄉愁,象征著故園,而拖煙細水之景更凸顯了離別之痛。作者以簡單清幽的語言卻表達出了濃厚的思鄉之情,描繪了凄涼的畫面,讓人心生感懷。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故園的思念之情,風慢日遲遲,拖煙拂水時,表達了作者遠離故園的心情,思鄉之情如同拖著長長的煙霧,在徐徐的風中拂過水面,被時間不斷拉長,久久不能散去。接著,詩中描述了惹將千萬恨,系在短長枝。這里象征著作者內心的萬般思念與憂傷都系在短暫的柳枝上,無處傾訴,只能寄托于遠方的故鄉。另外,詩中提到了骨軟張郎瘦,腰輕楚女饑,描繪了郎君憔悴的形象,以及楚國女子的貧困之苦,進一步點出了作者鄉愁之深。最后兩句"故園歸未得,多少斷腸思"用簡練的語言述說了離鄉人的心情,表達了作者對故園的歸屬感的渴望。
這首詩以簡短的語言流露出作者內心深處的思鄉之情,通過描繪柳樹的形象和枝條拖煙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對故園的深情追憶和思念之情。整首詩凝練而含蓄,以簡約的語言營造了濃郁的離愁別緒,給人一種詩意悠長、離別之苦的感覺,讀來令人心生感懷。
“拖煙拂水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ǔ
柳
fēng màn rì chí chí, tuō yān fú shuǐ shí.
風慢日遲遲,拖煙拂水時。
rě jiāng qiān wàn hèn, xì zài duǎn cháng zhī.
惹將千萬恨,系在短長枝。
gǔ ruǎn zhāng láng shòu, yāo qīng chǔ nǚ jī.
骨軟張郎瘦,腰輕楚女饑。
gù yuán guī wèi dé, duō shǎo duàn cháng sī.
故園歸未得,多少斷腸思。
“拖煙拂水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