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疾上升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抱疾上升疏”全詩
勞生中壽少,抱疾上升疏。
日暖人逢鹿,園荒雪帶鋤。
知非今又過,蘧瑗最憐渠。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光啟三年人日逢鹿》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光啟三年人日逢鹿,
In the third year of Guangqi, people encountered deer on a daily basis.
朝代:唐代,作者:司空圖。
Dynasty: Tang Dynasty, Author: Sikong Tu.
浮世仍逢亂,安排賴佛書。
Chaos still persists in the mortal world, relying on Buddhist scriptures for solace.
勞生中壽少,抱疾上升疏。
Hardworking people have short lives, while those with illnesses ascend and become reclusive.
日暖人逢鹿,園荒雪帶鋤。
In the warm sun, people encounter deer, while the garden lies desolate with snow-covered hoes.
知非今又過,蘧瑗最憐渠。
Knowing that this is not the present and will soon pass, Qu Yuan pities them the most.
這首詩以描繪人間紛亂與動蕩為題材,表達了詩人對現世的不滿和對佛教信仰的依賴。詩人覺得世間仍然充滿了混亂和困擾,而人們則通過閱讀佛經來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安慰。他指出勞碌一生的人壽命短暫,而身患疾病的人則選擇隱居退隱。他同時描繪了一個溫暖的日子里人們與鹿相遇,與此同時,園子里荒廢了,覆蓋著積雪的鋤頭。最后,詩人提到了蘧瑗,語氣暗示他對這種現狀最為深惡痛絕。
這首詩通過寫實的手法描繪了現實中的困擾和不滿,表達了詩人對紛亂世態的思考和對逃離現實的向往。同時,通過描寫人們與鹿相遇和園子荒廢的場景,以及對蘧瑗的提及,進一步突出了詩人對現狀的不滿和對時代人物的懷念和景仰。整首詩既帶有現實主義的寫實風格,又透露出一種對人生和世俗的冷峻評價。
“抱疾上升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g qǐ sān nián rén rì féng lù
光啟三年人日逢鹿
fú shì réng féng luàn, ān pái lài fó shū.
浮世仍逢亂,安排賴佛書。
láo shēng zhōng shòu shǎo, bào jí shàng shēng shū.
勞生中壽少,抱疾上升疏。
rì nuǎn rén féng lù, yuán huāng xuě dài chú.
日暖人逢鹿,園荒雪帶鋤。
zhī fēi jīn yòu guò, qú yuàn zuì lián qú.
知非今又過,蘧瑗最憐渠。
“抱疾上升疏”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