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非又此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知非又此年”全詩
退居還有旨,榮路免妨賢。
落落鳴蛩鳥,晴霞度雁天。
自無佳節興,依舊菊籬邊。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乙巳歲愚春秋四十九辭疾拜章將免左掖重陽獨登上方》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乙巳歲愚春秋四十九辭疾拜章將免左掖重陽獨登上方》是唐代司空圖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五十歲生日時,拜章向上天祈求除去身體的疾病,慶賀自己獲得解脫的機會。
詩中描繪了作者的歲月已經一去不復返,即使是黑發也已經白了,明白自己的身體已經不再年輕。他決定退居鄉間,不再充斥在官場的紛爭之中,尋求更自由自在的日子。他深知自己的功勞已經赫赫有名,不再需要追求更多的榮耀。鳥語和蟋蟀的鳴叫在他的耳中回蕩,雁群在藍天中飛過,這些景象讓他感到安寧和寧靜。
詩意上,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于生命和時光流逝的深思和感慨。詩中抒發了詩人對于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達了對于自由和安寧的渴望。詩人面對自己的衰老和身體的不適,以及人生道路的選擇,通過借景抒發心情,表達了對于生活和自由的獨特見解。
這首詩通過對于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內心的平和和寧靜。他在秋日的菊園中靜心感受自然的美麗,追求自己內心的自由和安逸。整首詩節奏流暢,表達了一種深邃而充滿哲理的意境,表達了人對于自己生活、選擇和追求的深思和堅定。
“知非又此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 sì suì yú chūn qiū sì shí jiǔ cí jí bài zhāng jiāng miǎn zuǒ yē chóng yáng dú dēng shàng fāng
乙巳歲愚春秋四十九辭疾拜章將免左掖重陽獨登上方
xuě bìn bù jīn niè, zhī fēi yòu cǐ nián.
雪鬢不禁鑷,知非又此年。
tuì jū hái yǒu zhǐ, róng lù miǎn fáng xián.
退居還有旨,榮路免妨賢。
luò luò míng qióng niǎo, qíng xiá dù yàn tiān.
落落鳴蛩鳥,晴霞度雁天。
zì wú jiā jié xìng, yī jiù jú lí biān.
自無佳節興,依舊菊籬邊。
“知非又此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