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濤打欲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濤打欲碎”全詩
風濤打欲碎,巖穴蟄方深。
蘚點晴偏綠,蛩藏曉競吟。
歲寒終不變,堪比古人心。
徒勞水府尋,宛在玉堂陰。
蘭圃安雖窄,盆池映轉深。
山僧來盡愛,詩客見先吟。
若是買花者,年年不計心。
分類:
作者簡介(王貞白)
王貞白,字有道(875—958),號靈溪。信州永豐(今江西廣豐)人。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唐乾寧二年(895)登進士,七年后(902)授職校書郎,嘗與羅隱、方干、貫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職之間的七年中,他隨軍出塞抵御外敵,寫下了許多邊塞詩,有不少反映邊塞生活,激勵士氣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動人。對軍旅之勞、戰爭景象描寫的氣勢豪邁、色彩濃烈、音調鏗鏘。有《靈溪集》七卷,今編詩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至今民間廣為流傳。
《依韻和幹公題庭中太湖石二首》王貞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山立只盈尋,高奇藥圃陰。
山石聳立,只看得到盡頭,高奇的藥圃在陰影中。
風濤打欲碎,巖穴蟄方深。
風浪打擊得欲破碎,巖穴隱藏得非常深。
蘚點晴偏綠,蛩藏曉競吟。
苔蘚點綴著晴朗的綠色,黃鶯在黎明時分爭相鳴叫。
歲寒終不變,堪比古人心。
歲月的寒冷從未改變,與古代人的心情相比。
徒勞水府尋,宛在玉堂陰。
徒勞地尋找水府,它就在玉堂的陰影里。
蘭圃安雖窄,盆池映轉深。
蘭園雖然不大,盆池映照著旋轉的深處。
山僧來盡愛,詩客見先吟。
山僧們來了充滿了愛,詩人們見到了就先開始吟詠。
若是買花者,年年不計心。
如果你只是想買花的人,年復一年地用不著費心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太湖石的景色,太湖石是一種奇特的石頭,形狀各異,因此也被稱為山石。詩人通過描寫山石的高聳和藥圃的陰影,表達了山石的雄偉和神秘。風浪的打擊和巖穴的深藏,傳達了山石的堅韌和內斂。
詩人還描繪了山石的綠色苔蘚和黃鶯的鳴叫,表現出山石生命的繁榮和活力。詩中還提到了歲月的寒冷和與古人的心情相對比,表達了山石的恒久不變和古老的精神。接著,詩人描述了蘭園的窄小和盆池的深處,展示了山石的美麗和深沉。
最后,詩人描述了山僧和詩人的欣賞和吟詠,傳達了山石的吸引力和詩意的靈感。最后兩句詩則是以買花者為對比,表達了對于山石的真正理解和欣賞需要有一顆真正善于欣賞之心。整首詩以太湖石為中心,通過描寫山石的形態、色彩和氛圍,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藝術的追求。
“風濤打欲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hé gàn gōng tí tíng zhōng tài hú shí èr shǒu
依韻和幹公題庭中太湖石二首
shān lì zhǐ yíng xún, gāo qí yào pǔ yīn.
山立只盈尋,高奇藥圃陰。
fēng tāo dǎ yù suì, yán xué zhé fāng shēn.
風濤打欲碎,巖穴蟄方深。
xiǎn diǎn qíng piān lǜ, qióng cáng xiǎo jìng yín.
蘚點晴偏綠,蛩藏曉競吟。
suì hán zhōng bù biàn, kān bǐ gǔ rén xīn.
歲寒終不變,堪比古人心。
tú láo shuǐ fǔ xún, wǎn zài yù táng yīn.
徒勞水府尋,宛在玉堂陰。
lán pǔ ān suī zhǎi, pén chí yìng zhuǎn shēn.
蘭圃安雖窄,盆池映轉深。
shān sēng lái jǐn ài, shī kè jiàn xiān yín.
山僧來盡愛,詩客見先吟。
ruò shì mǎi huā zhě, nián nián bù jì xīn.
若是買花者,年年不計心。
“風濤打欲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