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狼藉酒闌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落花狼藉酒闌珊”全詩
落花狼藉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佩聲悄,晚妝殘,憑誰整翠鬟?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
作者簡介(李煜)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后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阮郎歸·呈鄭王十二弟翻譯及注釋
翻譯
東風吹動春水,遠山連接著落日,春天來了長期都很無聊。落花一片狼藉,酒興也逐漸衰減,吹笙唱歌整日就像醉中夢里一般。
春睡醒來,明明知道晚妝已零亂不整,但誰還會去整理梳妝?時光易逝,朱顏易老而無人欣賞,黃昏時候只能獨自倚靠著欄桿。
注釋
阮郎歸:此詞調名于《花草粹編》中注曰:“一名‘醉桃源’‘碧桃春’。”《草堂詩余》《古今詞統》中有題作“春景”。據明吳訥《百家詞》之各種抄本《南唐二主詞》,此詞調名下有注:“呈鄭王十二弟”,篇末有注:“后有隸書東宮書府印。”鄭王:李煜弟李從善。
吹水:《樂府雅詞》《近體樂府》《醉翁琴趣外篇》中均作“臨水”。《陽春集》中“吹”下注云“別作‘臨’。”日銜山:日落到了山后。銜,《花間集補》中誤作“御”,包藏的意思。
是:《詞譜》中作“自”。長是閑:總是閑。閑,無事,無聊。
落花:《陽春集》中作“林花”,注中云:“(林)別作‘落’。”狼藉(jí):形容縱橫散亂、亂七八糟的樣子。闌珊:衰落,將盡,殘。
笙歌:合笙之歌。笙,管樂器名,用若干根長短不同的簧管制成,用口吹奏。
春睡覺:一作“佩聲悄”。佩,即環佩,古人衣帶上佩帶的飾物。《墨子·辭過》中有句:“鑄金以為鉤,珠玉以為佩”。悄:聲音低微。
晚妝殘:天色已晚,晚妝因醉酒而不整。殘,零亂不整。
憑誰:《古今詞統》《詞譜》《花間集補》《全唐詩》等本中均作“無人”。《陽春集》注中所云:“別作‘憑誰’。”整翠鬟:整理頭發。翠鬟,女子環形的發式,綠色的發髻。翠,翡翠鳥,羽毛青綠色,尾短,捕食小魚。鬟,古代婦女的一種環形發髻。《古今詩余醉》《醉翁琴趣外篇》中誤作“環”。
留連光景:指珍惜時間。留連,留戀而舍不得離開。光景,時光。惜:四印齋所刻詞本《陽春集》中作“喜”。其他本《陽春集》中均作“惜”。朱顏:美好紅潤的容顏,這里指青春。
獨倚闌:獨自倚靠欄桿。獨,《古今詞統》《花間集補》《草堂詩余》中均作“人”。
阮郎歸·呈鄭王十二弟賞析
這是一首寫女子傷春閨怨的詞作。首句“東風吹水”形象生動,但新意不強,與李煜同時代稍早些的馮延巳就有“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的名句;而“日銜山”則要好得多。雖然“日銜山”與“青山欲銜半邊日”意思相同,同樣都是擬人化的手法,但“山銜日”有日升之意,多用于形容山極高之勢;而“日銜山”則寓日落之意,有夕陽斜照,余暉映山之感。這里不僅點明了傍晚這一時間的概念,而且還暗從主人公細致的觀察和感受中滲透出“閑”的味道。風吹水,日銜山,兩個動詞很精妙。將風過水皺,日墜山巔的情景描寫得十分細膩,形象。這本是每日都在發生的景象, 沒有什么特別,女子卻觀察入微,并如此精準地表達出來,可見其“閑”。因為閑,所以連這每日可見的景色也會細膩入微地觀察,借此打發時間。或許,她已經這樣觀察了一整個春天。落花滿地,酒意闌珊,這就是她每日生活的寫照。除了觀景,醉酒,她沒有別的事可做。因此這閑不是悠閑,而是空虛寂寞的“閑”。于是二句“春來常是閑”就有了更深的寓意。女主人公不僅“閑”,而且“常是閑”自然就是一個寄生的形象了。三、四兩句是女主人公無聊生活的具體化、形象化,“落花狼藉”不僅是春景,而且是女子的內心世界和生活現實的寫照,所以說她醉生夢死其實是不過分的。
下片寫傷春:女子春睡醒來,明知晚妝已殘,卻懶得裝扮,是因為愛人不在身邊,青春無人欣賞。開頭三字另一版本為“佩聲悄”,這是借物寫人,說明女子醉意未消、懶動腰肢,自然有慵倦之意。“晚妝殘,憑誰整翠鬟”更說明女子無意梳妝、不飾儀容,只因春心無人解,自傷無人知,寫出女子的傷春并非是為他人,而是為自己。結末兩句點明主旨,進一步渲染出女主人公感慨年華逝去,無奈空喚青春的情緒。春光是美好的,朱顏也是,但若無人欣賞,再美也是枉然,其美也就失去了意義。或者說,越是美好,就越是遺憾。春光與朱顏,是美麗的,也是易逝的。等到“一朝春盡紅顏老”之時,再來欣賞就沒有什么意義了。所以她在獨自倚闌遠眺,等待著愛人歸來。
全詞由大處著眼,至小處落筆,喻象生動、自然,描寫細膩、真實,藝術技巧純熟。但是全詞哀愁太盛,有流于頹廢之嫌,格調是不高的。有人分析這首詞是李煜的中期作品,表現了作者面對強敵、前途未卜時的抑郁頹喪心情,有一定道理。但是就此說這首詞中有對其弟李從善的不滿及責備,恐怕有些言過其旨。最好還是將其視為一首虛指較強的閨怨詞。
阮郎歸·呈鄭王十二弟創作背景
關于此詞的創作時間,有人認為是李煜入宋后所作,如沈際飛《草堂詩余正集》卷一云:“意緒亦似歸宋后作。”但并無確證。根據《南唐二主詞》題注“呈鄭王十二弟”,這首詞是李煜寫成后贈其弟李從善之作,當是李煜前、中期的作品,其創作時間應與《卻登高文》相同,即作于開寶四年(971年)。“落花狼藉酒闌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uǎn láng guī chéng zhèng wáng shí èr dì
阮郎歸·呈鄭王十二弟
dōng fēng chuī shuǐ rì xián shān, chūn lái zhǎng shì xián.
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
luò huā láng jí jiǔ lán shān, shēng gē zuì mèng jiān.
落花狼藉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pèi shēng qiāo, wǎn zhuāng cán, píng shuí zhěng cuì huán? liú lián guāng jǐng xī zhū yán, huáng hūn dú yǐ lán.
佩聲悄,晚妝殘,憑誰整翠鬟?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
“落花狼藉酒闌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