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百草皆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馀百草皆生”全詩
未報長安平定,萬國豈得銜杯。
冰泮寒塘水綠,雨馀百草皆生。
朝來衡門無事,晚下高齋有情。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三臺(或加令字,一名翠華引、開元樂)》韋應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臺(或加令字,一名翠華引、開元樂)》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寫的一首詩。這首詩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生活的瑣碎,同時顯露出作者對長安平穩和人情世故的思考。
中文譯文:
一年一年老去,
明天后天花開。
未報長安平定,
萬國豈得共舉杯。
冰泮中寒塘水變綠,
雨后百草都茁壯。
早晨來到衡門無事,
晚上回到高齋反有心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流暢的抒情語言描繪了歲月的輪回和人生的變遷。作者開篇描繪了時間的無情流逝,一年又一年過去,明天和后天又將有新的花朵綻放。這里可以看出作者對時間的感嘆和對生命短暫的思考。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長安平定之事。長安是當時唐朝的都城,平定指的是制定了一種前景穩定、社會安寧的狀態。作者認為,雖然長安的平定具有重要意義,但是萬國之間是否真的能夠共同舉杯慶祝,則是一個問題。這里可以看出作者對長安盛世的思考,他表達了一種懷疑和思考的態度。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具體的景象描繪了大自然的變化。冰泮和寒塘水的顏色變成了綠色,雨后百草都茁壯生長。這里可以看到作者用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了歲月會使萬物更新,也表達了對生命力的贊美和對自然的敬畏。
最后兩句“朝來衡門無事,晚下高齋有情”,表達了作者對平淡生活的感受。白天時,作者去到衡門,表示日常生活中并沒有太多令人激動的事情。但是晚上回到高齋之后,卻有了真正的情感和思考。這里強調了個人內心的世界和對于生活的思考。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瑣碎,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的思考,以及對長安盛世和人生普遍現象的思考。詩歌語言流暢,意境深遠,讓讀者可以在細微之處感受到詩人的思索和情感。
“雨馀百草皆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tái huò jiā lìng zì, yī míng cuì huá yǐn kāi yuán lè
三臺(或加令字,一名翠華引、開元樂)
yī nián yī nián lǎo qù, míng rì hòu rì huā kāi.
一年一年老去,明日后日花開。
wèi bào cháng ān píng dìng,
未報長安平定,
wàn guó qǐ dé xián bēi.
萬國豈得銜杯。
bīng pàn hán táng shuǐ lǜ, yǔ yú bǎi cǎo jiē shēng.
冰泮寒塘水綠,雨馀百草皆生。
zhāo lái héng mén wú shì,
朝來衡門無事,
wǎn xià gāo zhāi yǒu qíng.
晚下高齋有情。
“雨馀百草皆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