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柱秦箏彈向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寶柱秦箏彈向晚”全詩
鬢云光,拂面瓏璁,膩玉碎凝妝。
寶柱秦箏彈向晚,弦促雁,更思量。
分類: 江城子
作者簡介(尹鶚)
尹鶚(約公元896年前后在世)字不詳,成都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后在世。事前蜀后主王衍,為翰林校書。累官至參卿。花間集稱尹參卿,性滑稽,工詩詞,與李珣友善,作風與柳永相近,今存十七首。詞存《花間集》、《尊前集》中。今有王國維輯《尹參卿詞》一卷。
《江城子》尹鶚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城子》是唐代詩人尹鶚所作的一首詩。該詩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江城女子的風情畫面。詩中以生動的描寫和細膩的表達,展現了女子的婀娜多姿和纖細美麗。
詩中的“裙拖碧,步飄香”形容女子行走時,長裙拖過地面,如碧水流動般搖曳,步伐輕盈如飄逸的花香;“織腰束素長”則描繪了女子修長細腰被華麗的束帶圍繞;“鬢云光,拂面瓏璁”形容女子的發髻高雅,宛如云朵一般,撫面而過時發出的珍珠般的光澤;“膩玉碎凝妝”則表達了女子臉上的精致妝容,柔滑如玉,妝容精致細膩。
接下來的句子中,“寶柱秦箏彈向晚”描繪了女子在傍晚時分,拿起寶柱上的古箏,彈奏出柔和悠揚的音樂,如同天上的星星閃耀;“弦促雁,更思量”則表達了女子彈奏樂曲時,思緒萬千,如同飛翔的雁群。整首詩以描繪女子的容顏和風姿為主線,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示了女子的優雅美麗和情感豐富。
【中文譯文】
裙拖碧色,步似飄香。
維束素長腰,鬢發光澤。
悄然拂面珠璁,妝容嬌美如玉。
晚時挽起秦箏,輕彈美妙曲調。
琴弦急促如雁,思緒更加悠揚。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華麗的辭藻,塑造出了唐代江城女子的優雅風姿和美麗形象。詩中通過對女子容貌、儀態和音樂才華的描繪,展現了女子的婀娜多姿以及內在的情感豐富。
詩人通過用充滿畫面感的詞句,刻畫出女子的服飾和容顏,形容了她們行走時長裙的飄逸與步伐的輕盈,衣裙水墨一般,舞動在江城之間。同時,詩人通過描繪女子的鬢發和妝容,表達了她們的容貌美麗細膩,發髻高雅,面容光潔如玉。
而后的詩句中,女子在傍晚時分拿起古箏彈奏,表達了她們的音樂才華和柔和的性情。箏音如星子閃爍,細膩悠揚的旋律在空氣中蕩漾,快速的琴弦仿佛咸雁的呼喚。最后一句“更思量”表達了女子內心的情感和思緒,猶如飛翔的雁群,意境曼妙。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唐代江城女子的美麗與才情,營造出一種華美的畫面效果。全詩典雅細膩,以唐代女性的美貌和優雅為主題,通過鮮艷的色彩和華麗的詞藻,給人一種美好的情趣和藝術享受。
“寶柱秦箏彈向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chéng zǐ
江城子
qún tuō bì, bù piāo xiāng, zhī yāo shù sù zhǎng.
裙拖碧,步飄香,織腰束素長。
bìn yún guāng, fú miàn lóng cōng,
鬢云光,拂面瓏璁,
nì yù suì níng zhuāng.
膩玉碎凝妝。
bǎo zhù qín zhēng dàn xiàng wǎn, xián cù yàn, gèng sī liang.
寶柱秦箏彈向晚,弦促雁,更思量。
“寶柱秦箏彈向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