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期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千期約”全詩
寒食過卻,海棠零落¤
乍倚遍,闌干煙淡薄,翠幕簾櫳畫閣。
春睡著,覺來失,秋千期約。
作者簡介(馮延巳)

馮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在南唐做過宰相,生活過得很優裕、舒適。他的詞多寫閑情逸致辭,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其詞集名《陽春集》。
《思越人(與本調不同)》馮延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思越人,又名與本調不同,是唐代詩人馮延巳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酒醒后的情懷為主題,描繪了美人的容顏憔悴與世事的變遷。
詩詞的中文譯文:
酒醒后,情懷惡,
金縷褪,玉肌如削。
寒食剛過,海棠飄落間,
忽然倚遍闌干,
煙霧輕薄,
翠幕簾櫳畫閣。
春眠不覺曉,
醒來竟失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酒醒后的悲涼情懷為主題,描繪了作者面對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時的感慨之情。詩人使用了豐富的描寫手法,將美人的容顏衰老與世事的不斷更迭相結合,表達出作者對時光流逝、人事易變的無奈和悲傷。
詩詞開篇即道出作者酒醒后情緒低落的心情,形容美人的臉色變得黯淡無光,如同花朵褪色一般。接下來,詩人以海棠花的凋零來象征美人的凄苦遭遇,其中的倚遍闌干一詞表達了美人無助的境況。
接著詩中切換了場景,描繪了煙霧淡薄和翠幕簾櫳畫閣,展示了詩人對于歲月的飄忽感受。最后兩句詩中提到了春眠與失約,春眠不覺曉是對時光的一種懵懂,而醒來卻發現與過去的約定已失,反映出作者對人事的無常和時光的不可挽回的哀嘆之情。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揭示了詩人對于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深深感慨,通過對美人的描繪,傳達了對于生命短暫和青春易逝的思考。詩中清新的意象和凄涼的情感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富有詩意的景象,引發人們對于時光的珍惜和對于世事的哀嘆。
“秋千期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ī yuè rén yǔ běn diào bù tóng
思越人(與本調不同)
jiǔ xǐng qíng huái è, jīn lǚ tuì, yù jī rú xuē.
酒醒情懷惡,金縷褪,玉肌如削。
hán shí guò què, hǎi táng líng luò
寒食過卻,海棠零落¤
zhà yǐ biàn, lán gān yān dàn bó, cuì mù lián lóng huà gé.
乍倚遍,闌干煙淡薄,翠幕簾櫳畫閣。
chūn shuì zhe, jué lái shī,
春睡著,覺來失,
qiū qiān qī yuē.
秋千期約。
“秋千期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