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測廣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何測廣深”全詩
茫茫失方面,混混如凝陰。
云山相出沒,天地互浮沉。
萬里無涯際,云何測廣深。
潮波自盈縮,安得會虛心。
海上三神山,逍遙集眾仙。
靈心豈不同,變化無常全。
龍伯如人類,一釣兩鰲連。
金臺此淪沒,玉真時播遷。
問子勞何事,江上泣經年。
隰中生紅草,所美非美然。
分類:
作者簡介(張說)
《入海二首》張說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入海二首》是唐代張說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乘坐小舟進入南海,海面廣闊無法望盡。
浩渺混沌無法辨認方向,模糊不清如同陰云凝結。
云山相依相光,天地相互浮沉。
萬里茫茫無邊界,云氣如何測量廣深。
潮汐波浪自縮放,怎能達到虛心之境。
海上有三座神山,逍遙自在聚集了眾仙。
靈性心靈是否不同,變幻無常的完整。
龍伯如同人類,一次釣魚兩條鰲相連。
金臺這里沉沒,玉真那里動遷。
問孩子辛苦做什么,淚水在江上流了一年。
濕地中生長著紅色的草,它是否美麗,卻非自然之美。
詩意:
《入海二首》描述了作者乘坐小舟進入南海后所見之景。詩人深感海的廣闊與浩渺,海上云山相互出沒、天地相互浮沉,讓人難以辨認方向。海的寬廣和深遠使得它的邊界難以測量,世界的變化也是多變無常的,使得人們難以把握和理解。詩中還描繪了海上的三座神山,各種神仙在那里自由自在地聚集,而詩人則自省人與神的存在是否有所不同。詩中也提到了一個龍伯釣魚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作者表達了世間事物的變化無常,如金臺淪沒,玉真遷移等,讓人對人世間的變幻產生思考。最后,詩人以一種比喻的方式來表達,濕地中生長的紅草,是否美麗,卻并非自然之美,流露出作者對事物本真之美的追求。
賞析:
《入海二首》以唐代詩人張說獨特的視角,描繪了海的遼闊與浩渺,以及人類在遇到自然的時候所感受到的無力和迷茫。詩中描繪了海上的神山和神仙,世界的變幻無常,以及對人與神、事物的變化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詩人試圖表達出對人世間的思考和對真實之美的追求。整首詩以直接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象和人類思考的關系,給人以思索和聯想的空間,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想象力。
“云何測廣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ù hǎi èr shǒu
入海二首
chéng fú rù nán hǎi, hǎi kuàng bù kě lín.
乘桴入南海,海曠不可臨。
máng máng shī fāng miàn, hùn hùn rú níng yīn.
茫茫失方面,混混如凝陰。
yún shān xiāng chū mò, tiān dì hù fú chén.
云山相出沒,天地互浮沉。
wàn lǐ wú yá jì, yún hé cè guǎng shēn.
萬里無涯際,云何測廣深。
cháo bō zì yíng suō, ān dé huì xū xīn.
潮波自盈縮,安得會虛心。
hǎi shàng sān shén shān, xiāo yáo jí zhòng xiān.
海上三神山,逍遙集眾仙。
líng xīn qǐ bù tóng, biàn huà wú cháng quán.
靈心豈不同,變化無常全。
lóng bó rú rén lèi, yī diào liǎng áo lián.
龍伯如人類,一釣兩鰲連。
jīn tái cǐ lún mò, yù zhēn shí bō qiān.
金臺此淪沒,玉真時播遷。
wèn zi láo hé shì, jiāng shàng qì jīng nián.
問子勞何事,江上泣經年。
xí zhōng shēng hóng cǎo, suǒ měi fēi měi rán.
隰中生紅草,所美非美然。
“云何測廣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