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虞封淚滿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見虞封淚滿衣”全詩
漫天嶺上頻回首,不見虞封淚滿衣。
作者簡介(高駢)

高駢,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晚唐名將。高駢出生于禁軍世家,其一生輝煌之起點為866年率軍收復交趾,破蠻兵20余萬。后歷任天平、西川、荊南、鎮海、淮南等五鎮節度使。期間正值黃巢大起義,高駢多次重創起義軍。被唐僖宗任命為諸道行營兵馬都統。后中黃巢緩兵之計,大將張璘陣亡。高駢由此不敢再戰,致使黃巢順利渡江、攻陷長安。此后至長安收復的三年間,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師,高駢一生功名毀之一旦。高駢嗜好裝神弄鬼,幾乎達到癲狂的程度。后被部將畢師鐸所害,連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瘞(埋)之”。
《入蜀》高駢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入蜀·萬水千山音》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高駢創作的作品。它描繪了詩人遠離家鄉,穿越萬水千山來到蜀中的情景,表達了思鄉之情和艱辛的旅途。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穿越萬水千山,希望能得到音信,
徒勞地在夢中抵達京畿。
站在山嶺上頻頻回首,
卻看不到虞封的眼淚滿盈衣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離開故鄉,踏上漫長的旅程,思念家鄉的心情。詩中的“萬水千山”形象地描繪了作者長途跋涉的艱辛,表達了作者對音信的渴望和思鄉之情。作者雖然希望能在夢中抵達京畿,但最終卻徒勞無功。在山嶺上回首望去,他卻看不到虞封的淚水。這句描寫展示了作者思念家鄉之深,以及與家鄉的距離和隔閡。整首詩以短小的篇幅傳遞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以及艱辛的旅途,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無奈。同時,也反映出了唐代時期詩人因政治上的原因離鄉背井的困境。這首詩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喚起了讀者對思鄉情愫的體味和對困境的反思。
“不見虞封淚滿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ù shǔ
入蜀
wàn shuǐ qiān shān yīn xìn xī, kōng láo hún mèng dào jīng jī.
萬水千山音信希,空勞魂夢到京畿。
màn tiān lǐng shàng pín huí shǒu, bú jiàn yú fēng lèi mǎn yī.
漫天嶺上頻回首,不見虞封淚滿衣。
“不見虞封淚滿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