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節何曾似任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節何曾似任官”全詩
一分酒戶添猶得,五字詩名隱即難。
笑我無媒生鶴發,知君有意憶漁竿。
明年莫便還家去,鏡里云山且共看。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贈會稽張少府》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會稽張少府》
作者:方干
高節何曾似任官,
藥苗香潔備常餐。
一分酒戶添猶得,
五字詩名隱即難。
笑我無媒生鶴發,
知君有意憶漁竿。
明年莫便還家去,
鏡里云山且共看。
中文譯文:
你的高潔令人敬佩,從不染指官場的污泥泥沙,
種滿草藥的花壇清香潔凈,常常為你的飯菜。
一分酒窖增添的酒,
只是得到,而已經足夠。體現一個人的志趣,
用五個字的詩名隱晦難懂。
你嘲笑我無法通過什么手段,而擁有長壽的白發,
而我知道,你心中還記掛著釣魚竿的黃金歲月。
在明年,不要匆匆回家,
與我一同在鏡中分享那美麗的云山。
詩意和賞析:
《贈會稽張少府》是唐代方干的一首贈詩。詩人以贈予會稽(今浙江紹興)張少府為題材,傳達出詩人對張少府高潔忠誠的敬佩和贊嘆之情。
詩中第一句“高節何曾似任官”,詩人崇敬張少府高潔之節操,認為張少府從不沾染官場污泥,官職顯然并不是張少府向往的東西。接著,詩人描繪了張少府家中的藥苗花壇,用以突顯他的純潔和養生習慣。
第三句“一分酒戶添猶得”,詩人表示只要擁有一些酒,已經足夠滿足了。這里隱含了一個思想,即一個人并不需要物質的奢華才能獲得快樂,一份簡樸的生活也可以得到滿足。
第四句“五字詩名隱即難”,詩人贊頌張少府的才華,認為他筆下的五字詩名雖然隱晦難懂,但卻顯示出他高超的才能與智慧。
接下來,詩人在詩中提到了自身的歲月已經長大,頭發也已經白了。他笑著自嘲自己無法像張少府一樣擁有長壽之道。但他知道,張少府曾經是一個喜歡釣魚的人,他會常常回憶起那段美好的時光。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希望,希望明年張少府不要匆忙回家,而是與詩人一起在鏡子里欣賞美麗的云山風景。
整首詩通過謳歌張少府的高潔和深思熟慮,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以及對張少府的友情和欣賞之情。同時,也傳遞了一種人生觀和價值觀,主張簡樸純潔的生活方式,追求內在的精神滿足。整體而言,這首詩曲高雅,情感真摯,是一首具有贈予之情和思考人生意味的佳作。
“高節何曾似任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kuài jī zhāng shào fǔ
贈會稽張少府
gāo jié hé zēng shì rèn guān, yào miáo xiāng jié bèi cháng cān.
高節何曾似任官,藥苗香潔備常餐。
yī fēn jiǔ hù tiān yóu dé, wǔ zì shī míng yǐn jí nán.
一分酒戶添猶得,五字詩名隱即難。
xiào wǒ wú méi shēng hè fà, zhī jūn yǒu yì yì yú gān.
笑我無媒生鶴發,知君有意憶漁竿。
míng nián mò biàn huán jiā qù, jìng lǐ yún shān qiě gòng kàn.
明年莫便還家去,鏡里云山且共看。
“高節何曾似任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