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不節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政不節與”全詩
使民疾與。
何以不雨至斯極也。
宮室崇與。
婦謁盛與。
何以不雨至斯極也。
苞苴行與。
讒夫興與。
何以不雨至斯極也。
分類: 楚辭
《禱雨辭》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禱雨辭》是一首先秦時期的詩詞,作者佚名。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祈求雨水的辭章,政治失節。使百姓疾苦。為何天空不下雨到極致呢?宮室莊嚴。婦女朝賀繁盛。為何天空不下雨到極致呢?田地耕作有序進行。讒言蔓延興起。為何天空不下雨到極致呢?
詩意:
《禱雨辭》揭示了一個社會秩序混亂、政治腐敗的景象,以及由此帶來的天災人禍。詩人通過表達對雨水的渴望,暗示當前的社會問題導致了自然界的紊亂。政治腐敗、社會不公和道德敗壞使得百姓生活艱難,社會秩序破碎,導致了人們對天災的祈求。
賞析:
《禱雨辭》通過描繪政治腐敗和社會混亂的景象,以及與之相關的天災人禍,展示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擔憂和憂慮。詩中以雨水的缺乏作為隱喻,抒發了對正義、公平和秩序的追求。
詩人通過對宮室莊嚴、婦女朝賀繁盛以及田地耕作有序進行等場景的描繪,與政治失節、讒言興起等對應,突出了社會的對比和沖突。詩中的反問句"何以不雨至斯極也"反映了詩人對社會問題的深思和質問,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狀況的不滿和憤慨。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刻畫了社會秩序的崩潰和人們由此遭受的苦難。它通過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對比,折射出社會秩序的重要性以及政治人物的責任。同時,詩中的反思也呼應了中國古代文化中強調政治道德和社會穩定的價值觀。
《禱雨辭》以其深刻的社會批判和思想內涵,成為了先秦時期文學的重要作品之一,向人們展示了當時社會的丑陋面貌,并引發人們對正義和秩序的思考。
“政不節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ǎo yǔ cí
禱雨辭
zhèng bù jié yǔ.
政不節與。
shǐ mín jí yǔ.
使民疾與。
hé yǐ bù yǔ zhì sī jí yě.
何以不雨至斯極也。
gōng shì chóng yǔ.
宮室崇與。
fù yè shèng yǔ.
婦謁盛與。
hé yǐ bù yǔ zhì sī jí yě.
何以不雨至斯極也。
bāo jū xíng yǔ.
苞苴行與。
chán fū xìng yǔ.
讒夫興與。
hé yǐ bù yǔ zhì sī jí yě.
何以不雨至斯極也。
“政不節與”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