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莫之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莫之知”全詩
溪谷多風,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猿猴相追。
還望故鄉,郁何壘壘!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憂來無方,人莫之知。
人生如寄,多憂何為?
今我不樂,歲月如馳。
湯湯川流,中有行舟。
隨波轉薄,有似客游。
策我良馬,被我輕裘。
載馳載驅,聊以忘憂。
作者簡介(曹丕)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間,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漢朝在西域的設置。除軍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學,于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于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去世后廟號高祖(《資治通鑒》作世祖),謚為文皇帝,葬于首陽陵。
善哉行·其一注釋
①雊,讀如夠,野雞叫。②轉薄,回旋停泊。薄,通“ 泊 ”。
善哉行·其一鑒賞
此詩寫軍旅生活的艱辛。薇,野菜,即野豌豆苗。白天我們到山上去采野豌豆苗,因為到黃昏的時候會很餓。溪谷中風很大,又有霜露打濕大家的衣裳,真是非常寒冷。野雞的叫聲遍布山野,猿猴在相互追逐。
在這樣的荒郊野外,不免使人回望故鄉,然而,故鄉又在哪里?憂郁如石頭一般壘積胸中。每座山都有山崖,每棵樹都有樹枝,可我內心的憂愁又是從哪里來的呢?沒有人知道。
人生不過是暫時寄托于人世,何必如此憂愁呢?我現在不快樂,時光也照樣流逝。就像河里的那一只小舟,隨著水波流轉,也不知道會停在哪里,這就好比是我們的人生啊,誰也不知道自己會在哪里停泊。
還是披上我的皮裘,騎著良馬,在飛馳中暫時地忘卻這人生的煩惱吧。
從此詩我們可以看到,曹丕也是一個頗有詩意的人。在遠離故土的荒郊野外,不免會產生莫名的憂愁,但這憂愁從何而來、到何而止,我們誰也不知道。而這人生,似乎也正如這憂愁一般,不知從何而來,也不知到何而止。因而,還是暫時地忘卻吧,不要去想它。
“人莫之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 zāi xíng qí yī
善哉行·其一
shàng shān cǎi wēi, bó mù kǔ jī.
上山采薇,薄暮苦饑。
xī gǔ duō fēng, shuāng lù zhān yī.
溪谷多風,霜露沾衣。
yě zhì qún gòu, yuán hóu xiāng zhuī.
野雉群雊,猿猴相追。
hái wàng gù xiāng, yù hé lěi lěi!
還望故鄉,郁何壘壘!
gāo shān yǒu yá, lín mù yǒu zhī.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yōu lái wú fāng, rén mò zhī zhī.
憂來無方,人莫之知。
rén shēng rú jì, duō yōu hé wéi?
人生如寄,多憂何為?
jīn wǒ bù lè, suì yuè rú chí.
今我不樂,歲月如馳。
shāng shāng chuān liú, zhōng yǒu xíng zhōu.
湯湯川流,中有行舟。
suí bō zhuǎn báo, yǒu shì kè yóu.
隨波轉薄,有似客游。
cè wǒ liáng mǎ, bèi wǒ qīng qiú.
策我良馬,被我輕裘。
zǎi chí zǎi qū, liáo yǐ wàng yōu.
載馳載驅,聊以忘憂。
“人莫之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