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見觚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月出見觚棱”全詩
昔年獨上最高層。
月出見觚棱。
舉頭咫尺疑天漢。
星斗分明在身畔。
別來無翼可飛騰。
何日得重登。
作者簡介(潘閬)
潘閬(?~1009)宋初著名隱士、文人。字夢空,一說字逍遙,號逍遙子,大名(今屬河北)人,一說揚州(今屬江蘇)人。性格疏狂,曾兩次坐事亡命。真宗時釋其罪,任滁州參軍。有詩名,風格類孟郊、賈島,亦工詞,今僅存《酒泉子》十首。
《酒泉子(十之七)》潘閬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酒泉子(十之七)
長憶高峰,峰上塔高塵世外。
昔年獨上最高層。
月出見觚棱。
舉頭咫尺疑天漢。
星斗分明在身畔。
別來無翼可飛騰。
何日得重登。
中文譯文:
長時間回憶起那座高山,山巔有一座高塔,遠離塵世。
往年曾獨自攀登到最高的一層。
月亮從山頂升起,看見塔的尖頂。
抬頭僅一步之遙,仿佛天河就在眼前。
星斗清晰地閃耀在身旁。
離別已久,卻沒有翅膀可以再次飛升。
何時才能重新登上山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以及對再次回到高山之巔的渴望。詩人描述了自己曾經獨自攀登到高塔頂層的經歷,觀賞到月亮和星斗的美景。他渴望再次展翅高飛,回到那個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
詩人通過山峰和高塔,象征了遠離塵世的理想境界。塔尖上的景色,如同通往天國的階梯,給人一種超越凡俗的感覺。詩人用“咫尺疑天漢”來形容自己抬頭僅一步之遙就能觸及天河,形象地展現了他對超凡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新。通過描繪山峰和塔頂的景色,詩人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向往。它讓人們感受到了離塵世的寧靜和山峰的壯美,引發人們對追逐理想和追求自由的思考。
“月出見觚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quán zi shí zhī qī
酒泉子(十之七)
zhǎng yì gāo fēng, fēng shàng tǎ gāo chén shì wài.
長憶高峰,峰上塔高塵世外。
xī nián dú shàng zuì gāo céng.
昔年獨上最高層。
yuè chū jiàn gū léng.
月出見觚棱。
jǔ tóu zhǐ chǐ yí tiān hàn.
舉頭咫尺疑天漢。
xīng dǒu fēn míng zài shēn pàn.
星斗分明在身畔。
bié lái wú yì kě fēi téng.
別來無翼可飛騰。
hé rì dé zhòng dēng.
何日得重登。
“月出見觚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