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瓦霜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翠瓦霜凝”全詩
夢才覺,小閣香炭成煤,洞戶銀蟾移影。
人寂靜。
夜永清寒,翠瓦霜凝。
疏簾風動,漏聲隱隱,飄來轉愁聽。
怎向心緒,近日厭厭長似病。
鳳樓咫尺,佳期杳無定。
展轉無眠,粲枕冰冷。
香虬煙斷,是誰與把重衾整。
分類: 過澗歇
作者簡介(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始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過澗歇近(中呂調)》柳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澗歇近(中呂調)》是宋代詞人柳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酒醒。夢方醒來,小閣中香炭已成了灰燼,洞戶上的銀色蟾蜍在移動影子。人靜靜地寂寞。夜晚變得冷清,翠瓦上的霜已凝結。稀疏的簾子被風吹動,漏水聲隱隱約約,飄來的聲音增加了愁苦的感受。怎么才能安撫內心的情緒,近來的日子變得乏味得像一種病。鳳樓離得很近,可美好的時光卻無法確定。周而復始地無法入眠,枕頭冰涼。香煙消逝,是誰來整理那沉重的被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幅清冷、孤寂的夜晚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傷之情。詩人在酒醒后,意識到夢已醒來,然而他所處的環境卻充滿了凄涼和荒蕪。小閣中的香炭已經燃盡,洞戶上的銀色蟾蜍只是無力地移動著影子,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夜晚的寂靜和清寒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感。風動的簾子和隱隱約約的漏水聲增加了詩人的憂愁情緒,使他的心情更加沉重。詩人感嘆近來的日子乏味得像一種病,無法找到久違的美好時光。鳳樓雖然近在咫尺,但美好的時光卻如同遙遠的夢境一般無法確定和把握。詩人在這個孤寂的夜晚展轉無眠,枕頭冰冷,香煙消逝,暗示著他的心境寒冷而孤寂。最后一句話中,詩人詢問是誰來整理那沉重的被褥,也可以理解為他在思考是否有人能夠幫助他解除內心的困擾和孤獨。
這首詩詞以凄涼、孤獨的意象和幽寂的夜晚景色為背景,通過描寫細膩的自然景物和細微的感受,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憂傷和孤獨。詩中使用了寓意豐富的意象,如香炭成煤、洞戶銀蟾、翠瓦霜凝等,增加了詩詞的藝術感和深度。整首詩情感真摯,以簡練而富有韻律感的語言展現了詩人深沉的內心世界,打動了讀者的情感共鳴。
“翠瓦霜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jiàn xiē jìn zhōng lǚ diào
過澗歇近(中呂調)
jiǔ xǐng.
酒醒。
mèng cái jué, xiǎo gé xiāng tàn chéng méi, dòng hù yín chán yí yǐng.
夢才覺,小閣香炭成煤,洞戶銀蟾移影。
rén jì jìng.
人寂靜。
yè yǒng qīng hán, cuì wǎ shuāng níng.
夜永清寒,翠瓦霜凝。
shū lián fēng dòng, lòu shēng yǐn yǐn, piāo lái zhuǎn chóu tīng.
疏簾風動,漏聲隱隱,飄來轉愁聽。
zěn xiàng xīn xù, jìn rì yàn yàn zhǎng shì bìng.
怎向心緒,近日厭厭長似病。
fèng lóu zhǐ chǐ, jiā qī yǎo wú dìng.
鳳樓咫尺,佳期杳無定。
zhǎn zhuǎn wú mián, càn zhěn bīng lěng.
展轉無眠,粲枕冰冷。
xiāng qiú yān duàn, shì shuí yǔ bǎ zhòng qīn zhěng.
香虬煙斷,是誰與把重衾整。
“翠瓦霜凝”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