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克罷同歡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爭克罷同歡笑”全詩
當來便約,永結同心偕老。
為妙年、俊格聰明,凌厲多方憐愛,何期養成心性近,元來都不相表。
漸作分飛計料。
稍覺因情難供,恁殛惱。
爭克罷同歡笑。
已是斷弦尤續,覆水難收,常向人前誦談,空遣時傳音耗。
漫悔懊。
此事何時壞了。
作者簡介(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始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八六子(平調)》柳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八六子(平調)》是宋代詞人柳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如花貌。當來便約,永結同心偕老。
為妙年、俊格聰明,凌厲多方憐愛,
何期養成心性近,元來都不相表。
漸作分飛計料。稍覺因情難供,恁殛惱。
爭克罷同歡笑。已是斷弦尤續,覆水難收,
常向人前誦談,空遣時傳音耗。漫悔懊。
此事何時壞了。
詩意和賞析:
《八六子(平調)》以抒發作者感情為主題,描繪了一段愛情的經歷和心情。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愛人容貌的贊美和期望,以及對逝去美好時光的懷戀和后悔。
詩的開篇,作者稱贊愛人如花般美貌動人,期待二人能夠永遠相守,心心相印,共度幸福的晚年。
接著,作者描述了愛人年輕時的魅力和聰明才智,受到眾多人的喜愛和垂青。然而,作者感嘆這些優點并沒有真正了解到愛人內心的真實情感,兩人之間的心靈契合并不顯而易見。
隨著時間的流逝,作者逐漸意識到兩人之間的思想和計劃開始有了分歧。作者因為感情難以供養而感到痛苦和苦惱,無法再像以前一樣歡笑和共享快樂。
詩的結尾,作者覺得已經是斷了的琴弦卻又繼續延續,已經濺落的水卻難以收回,他常常在人前述說這段愛情的故事,卻只能空耗光陰,對此他感到后悔和懊悔。
整首詩以略帶憂傷的口吻,揭示了作者對愛情的矛盾心情和內心的痛苦。通過對愛人的描繪和自身情感的反思,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追憶和對愛情的無奈。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入的情感展示了柳永獨特的詞作風格,深深觸動了讀者的心靈。
“爭克罷同歡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 liù zǐ píng diào
八六子(平調)
rú huā mào.
如花貌。
dāng lái biàn yuē, yǒng jié tóng xīn xié lǎo.
當來便約,永結同心偕老。
wèi miào nián jùn gé cōng míng, líng lì duō fāng lián ài, hé qī yǎng chéng xīn xìng jìn, yuán lái dōu bù xiāng biǎo.
為妙年、俊格聰明,凌厲多方憐愛,何期養成心性近,元來都不相表。
jiàn zuò fēn fēi jì liào.
漸作分飛計料。
shāo jué yīn qíng nán gōng, nèn jí nǎo.
稍覺因情難供,恁殛惱。
zhēng kè bà tóng huān xiào.
爭克罷同歡笑。
yǐ shì duàn xián yóu xù, fù shuǐ nán shōu, cháng xiàng rén qián sòng tán, kōng qiǎn shí chuán yīn hào.
已是斷弦尤續,覆水難收,常向人前誦談,空遣時傳音耗。
màn huǐ ào.
漫悔懊。
cǐ shì hé shí huài le.
此事何時壞了。
“爭克罷同歡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