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微雨罷殘陽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霏微雨罷殘陽院”全詩
欲綻紅深開處淺。
日高梳洗甚時忄欠,點滴燕脂勻未遍。
霏微雨罷殘陽院。
洗出都城新錦段。
美人纖手摘芳枝,插在釵頭和風顫。
作者簡介(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始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木蘭花(海棠·三之二·林鐘商)》柳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木蘭花(海棠·三之二·林鐘商)》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柳永。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風催露千嬌面。
欲綻紅深開處淺。
日高梳洗甚時忄欠,
點滴燕脂勻未遍。
霏微雨罷殘陽院。
洗出都城新錦段。
美人纖手摘芳枝,
插在釵頭和風顫。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里木蘭花的美麗和嬌媚。詩人通過描繪東風催動露水,使千朵木蘭花嬌嫩的面龐逐漸呈現紅色,其中深淺不一。在陽光高掛的時候,美人正在梳洗,但還未完成妝容的涂抹。雨后微霏的細雨停歇,太陽已經落下,院子中的景色變得寧靜。美人摘下細膩的木蘭花枝,插在頭釵上,微風吹動,花枝顫動。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木蘭花的美麗景象,展現了春天的柔美和女性的嬌媚之態。詩人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將美人的妝容和木蘭花的絢麗色彩相互呼應,營造出一種濃郁的春意。東風催動露水,使木蘭花的花瓣逐漸綻放,呈現出深淺不一的紅色,形成了鮮明的視覺對比。描寫美人梳洗時的情景,展示了她纖手輕拈花枝的婉約之美。最后,通過描寫夕陽下的殘余余暉和微雨過后的潔凈,詩人營造了一種寧靜、柔美的氛圍。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對細節的關注,展示了柳永的詩詞才華和對美的敏感。
“霏微雨罷殘陽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lán huā hǎi táng sān zhī èr lín zhōng shāng
木蘭花(海棠·三之二·林鐘商)
dōng fēng cuī lù qiān jiāo miàn.
東風催露千嬌面。
yù zhàn hóng shēn kāi chù qiǎn.
欲綻紅深開處淺。
rì gāo shū xǐ shén shí xin qiàn, diǎn dī yàn zhī yún wèi biàn.
日高梳洗甚時忄欠,點滴燕脂勻未遍。
fēi wēi yǔ bà cán yáng yuàn.
霏微雨罷殘陽院。
xǐ chū dū chéng xīn jǐn duàn.
洗出都城新錦段。
měi rén qiàn shǒu zhāi fāng zhī, chā zài chāi tóu hé fēng chàn.
美人纖手摘芳枝,插在釵頭和風顫。
“霏微雨罷殘陽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