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轔轔繡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轔轔繡軒”全詩
殿閣風微,當時去燕還來。
五侯池館頻開。
探芳菲、走馬天街。
重簾人語,轔轔繡軒,遠近輕雷。
雕觴霞滟,翠幕云飛,楚腰舞柳,宮面妝梅。
金猊夜暖、羅衣暗裊香煤。
洞府人歸,放笙歌、燈火下樓臺。
蓬萊。
猶有花上月,清影徘徊。
分類: 宴春臺慢
作者簡介(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宴春臺慢(仙呂宮)》張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宴春臺慢(仙呂宮)》是宋代張先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美好的陽光灑滿了千門萬戶,紫色的煙霧籠罩著雙重宮闕,瓊林又迎來了春天的回歸。殿宇間微風輕拂,當年曾去過的燕國再次來到。五侯的池塘和宅邸頻繁開放。賞芳菲,行駛在天街上。厚重的簾幕中傳來低語聲,華麗的軒閣中閃爍著繡花的燈光,遠近傳來輕輕的雷聲。雕花酒杯中泛起紅霞,翠綠的簾幕像云一樣飄動,楚國的美女舞動柳枝,宮廷中妝扮著梅花的面容。金色的獨角獸在夜晚溫暖,羅衣中散發著暗香。洞府中的人們回去了,笙歌聲放在樓臺下,燈火閃爍。蓬萊仙境,依然有花上的月亮,清晰的影子徘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壯麗的春天宴會場景,以及其中的華美景象和豐富的活動。詩人通過描繪宮廷的美景、花香和音樂等元素,展現了春天的繁榮和喜悅。詩中還融入了仙境的想象,給人一種超越塵世的感受。
賞析:
《宴春臺慢(仙呂宮)》以華麗的語言和絢麗的描寫,展示了宋代宮廷文化的繁榮和盛況。詩人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宴會場景,將讀者帶入一個充滿豪華和歡樂的世界。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用紫煙雙闕、瓊林和走馬天街等來描繪宮廷的壯麗景象。詩句中的細節描寫如金猊夜暖、羅衣暗裊香煤等,增加了詩詞的色彩和層次感。
整首詩詞以宴會為主題,通過描繪宴會場景和其中的各種活動,展現了宮廷文化的繁榮和熱鬧。詩中所描述的華麗景象和歡樂氣氛,給人一種豪華和奢靡的感覺,同時也透露出對仙境和超凡世界的向往。
總而言之,《宴春臺慢(仙呂宮)》以其絢麗的描寫和華麗的語言,展現了宋代宮廷文化的繁榮和豪華景象,同時也表達了對仙境和超越塵世的向往之情。
“轔轔繡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àn chūn tái màn xiān lǚ gōng
宴春臺慢(仙呂宮)
lì rì qiān mén, zǐ yān shuāng quē, qióng lín yòu bào chūn huí.
麗日千門,紫煙雙闕,瓊林又報春回。
diàn gé fēng wēi, dāng shí qù yàn hái lái.
殿閣風微,當時去燕還來。
wǔ hóu chí guǎn pín kāi.
五侯池館頻開。
tàn fāng fēi zǒu mǎ tiān jiē.
探芳菲、走馬天街。
zhòng lián rén yǔ, lín lín xiù xuān, yuǎn jìn qīng léi.
重簾人語,轔轔繡軒,遠近輕雷。
diāo shāng xiá yàn, cuì mù yún fēi, chǔ yāo wǔ liǔ, gōng miàn zhuāng méi.
雕觴霞滟,翠幕云飛,楚腰舞柳,宮面妝梅。
jīn ní yè nuǎn luó yī àn niǎo xiāng méi.
金猊夜暖、羅衣暗裊香煤。
dòng fǔ rén guī, fàng shēng gē dēng huǒ xià lóu tái.
洞府人歸,放笙歌、燈火下樓臺。
péng lái.
蓬萊。
yóu yǒu huā shàng yuè, qīng yǐng pái huái.
猶有花上月,清影徘徊。
“轔轔繡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