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膩臉生紅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膩臉生紅透”全詩
膩臉生紅透。
櫻小杏青寒食后。
衣換縷金輕繡。
畫堂新月朱扉。
嚴城夜鼓聲遲。
細看玉人嬌面,春光不在花枝。
分類: 清平樂
作者簡介(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清平樂(眠大石調)》張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眠大石調)》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先。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歌逐酒。
膩臉生紅透。
櫻小杏青寒食后。
衣換縷金輕繡。
畫堂新月朱扉。
嚴城夜鼓聲遲。
細看玉人嬌面,
春光不在花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婉約的筆調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好的場景。首先,詩人描述了一個歡樂的場景,清歌隨著酒的流動而傳唱。接著,他描述了一個女子的容顏,她的臉上涂抹著紅粉,顯得更加嬌艷動人。然后,詩人提到了櫻花和杏花,在寒食節后依然青翠欲滴,展示了春天的氣息。他的衣服換上了縷金輕繡,襯托出他的高貴身份。接下來,他描述了一個畫堂,畫堂的門上掛著新月,朱紅的門扉散發出詩情畫意。然后,他提到了一個嚴肅的城市,夜晚的鼓聲傳來得很晚。最后,詩人留下了一個意猶未盡的情感,細細觀察玉人的嬌美面容,卻發現春光并不在花枝上。
整首詩詞運用了婉約的語言和意象,描繪了一個富有詩意的場景。通過描述歡樂的歌聲、婦女的妝扮、青翠的花朵、高貴的衣著和寧靜的夜晚,詩人展示了一個清平樂的場景。然而,他在最后一句詩中傳達了一種淡淡的憂傷。他觀察到玉人的嬌美面容,卻發現春光并不在花枝上,似乎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的感慨。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構建了一個美好而略帶憂傷的場景,傳達了對逝去時光和美好事物的思考。
“膩臉生紅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mián dà shí diào
清平樂(眠大石調)
qīng gē zhú jiǔ.
清歌逐酒。
nì liǎn shēng hóng tòu.
膩臉生紅透。
yīng xiǎo xìng qīng hán shí hòu.
櫻小杏青寒食后。
yī huàn lǚ jīn qīng xiù.
衣換縷金輕繡。
huà táng xīn yuè zhū fēi.
畫堂新月朱扉。
yán chéng yè gǔ shēng chí.
嚴城夜鼓聲遲。
xì kàn yù rén jiāo miàn, chūn guāng bù zài huā zhī.
細看玉人嬌面,春光不在花枝。
“膩臉生紅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