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風月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情風月知”全詩
年前心眼期。
見來無事去還思。
如今花又飛。
淺螺黛,淡胭脂。
開花取次宜。
隔簾燈影閉門時。
此情風月知。
分類: 醉桃源
作者簡介(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醉桃源(大石調)》張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醉桃源(大石調)》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先。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落花浮水樹臨池。
年前心眼期。
見來無事去還思。
如今花又飛。
淺螺黛,淡胭脂。
開花取次宜。
隔簾燈影閉門時。
此情風月知。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置身于花樹叢中的情景。詩人在年初的時候就期待著花開,凝望著樹上的花朵漂浮在水面上。當花開時,他的內心充滿了期待,但當花謝之后,他又開始思念起已經離去的花朵。詩人觀察到花朵的顏色,有淺螺殼的淡紫和淡雅的胭脂紅。他認為花朵的開放應該有一個適時的順序。當他關上門,簾幕之間的燈光和陰影交織在一起,此時,他的內心中所感受到的情感被風和月亮所理解。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花開花謝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短暫和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的花朵象征著美好而短暫的事物,如同人生中的快樂和美好時光。詩人在花開之際心懷期待,但當花謝之后,他又陷入思念之中。這種情感的變化使人不禁思考生命的無常和時間的流逝。
詩中的淺螺殼和淡胭脂紅描繪了花朵的顏色,展示了詩人對細節的觀察和對美的追求。詩人認為花朵的開放應該有一個適時的順序,這也可以理解為他對事物發展和變化的規律的體悟。
最后兩句描述了詩人關上門時的情景,燈光和陰影交織在一起,營造出一種幽靜的氛圍。此時,詩人的內心情感得以宣泄,他相信風和月亮能夠理解他的情感,表達了對自然和宇宙的寄托和依賴。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花開花謝的場景,通過對細節的觀察和表達,傳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以及對自然和宇宙的思考和寄托。
“此情風月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uì táo yuán dà shí diào
醉桃源(大石調)
luò huā fú shuǐ shù lín chí.
落花浮水樹臨池。
nián qián xīn yǎn qī.
年前心眼期。
jiàn lái wú shì qù hái sī.
見來無事去還思。
rú jīn huā yòu fēi.
如今花又飛。
qiǎn luó dài, dàn yān zhī.
淺螺黛,淡胭脂。
kāi huā qǔ cì yí.
開花取次宜。
gé lián dēng yǐng bì mén shí.
隔簾燈影閉門時。
cǐ qíng fēng yuè zhī.
此情風月知。
“此情風月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